第62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钱,我就用,我管他是谁的钱?”
  崔安然横过去一眼,这一眼滚烫,眼神燃烧。
  白教授拉回话题:“再说了总之都是谢家和虹飞,有什么区别?要不是你爸爸来和我商量,我就是不干了,回家种地,去洗盘子,都不会和谢家这种铜臭流脓的狗公司合作!”
  “不一样……”崔安然声线微颤,有了些许鼻音。
  “白教授……对我来说,根本不一样。”
  白教授盯着她发红的眼眶沉默。
  “我再想想。”
  外面气氛凝重,实验室内几个人小话不断,噗呲噗呲,保持着最小嘴型开合。
  “什么当年?”
  有人回答:“当年老师想到,如果修剪蓝藻的基因和酵母成功共生,就可以用二氧化碳和有机废水做成一张生物膜,接触土壤就能自溶,完美的解决了包材的降解问题……”
  那么就有人插嘴:“我想听的不是这个!”
  旁边人急得小声拍打桌面附和,那人抿嘴一笑说:“好吧好吧,生物包材的量产价格只需要普通 PP 塑料的 60%,成本节省快一半!而且符合环保政策,能申报,虹飞想要这个!盯上老师很久了,但是老师只认老崔总,理都不理谢家。”
  “我想起来了,当年很有争议呢,闹得很出名,那时候我研究生还没毕业。”
  都是对应领域的高材生,只要一提醒,纷纷想了起来。
  第一批生物包材上市后,在沿海的仓库中出现了“发霉”现象,是休眠菌群在潮湿环境下复苏的缘故,在研究领域这不算什么,只要召回重制升级技术即可,但当时的消费者不这么想。
  悦然的新包材会变黑长霉,这种霉菌致癌,是当时学界嗤之以鼻但是市场反应剧烈的超级谣言。
  本就有一大批存货报废,还要召回和赔偿,另外有大量订单违约。
  最关键的,是“致癌”两个字,一旦沾上,百口莫辩。
  悦然的股价因此一落千丈。
  技术必须优化,只要让膜材中嵌入分子笼,将微生物代谢酶锁死,就能让膜材在潮湿的仓库环境下保持惰性,绝对不再长霉。
  可是技术优化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大量资金,而当时的悦然已经没钱了。
  “老师当时也很苦,把自己的房子车子都抵押了,老师跟老崔总真是患难之交……”
  又被打断,八卦的众人催促:“讲小谢总,讲小谢总!”
  “那我也不知道啊,我当时天天埋头洗瓶子,哪有那么多时间打听!”那人挠挠头,“我只知道后来钱进来了,实验成功了,崔总和小谢总结婚了,给这个专利成立了一个新公司屹然,老师发了个核心刊……我也蹭到了一个三作,嘿嘿嘿嘿。”
  所有人的注意力因此转移,发出柠檬的声音。
  “洗瓶子也能发文章,真羡慕啊……”
  “能发文章,真羡慕啊……”
  “真羡慕啊……”
  “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