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番话冠冕堂皇,滴水不漏。
  既抬出了皇帝密旨,点明了防范北辽的大义,又表达了襄助之意,将自身置于一个看似超然实则随时可介入的位置。
  李勣心中冷笑,面上却愈发恭敬:“殿下心系国事,不辞劳苦,臣等感佩,只是贼酋沈今生凶悍狡诈,挟持冯公子盘踞孤城,我军正行围困之法,断其粮道,耗其锐气。强攻恐玉石俱焚,危及公子性命。殿下神兵天降,贼寇闻风丧胆,实乃我军之幸!”
  他巧妙地将围困策略再次强调,并点明了冯玉麟这个最大的顾虑,既是向公主解释现状,也是隐晦地提醒:现在强攻不合适。
  “哦?围困?”赵元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侯爷老成谋国,此法稳妥。只是……”
  她话锋微转,带着一丝探究,“本宫听闻那贼酋沈今生,便是昔日江南道乌镇沈家遗孤?此獠身负血仇,亡命之徒,心性狠戾难测。冯公子落在此等凶徒手中,时日拖得越久,恐……变数越大啊。”
  轻轻一句,便点破了沈今生与冯、王之间的血仇,将冯玉麟的险境赤裸裸地摆在了台面上,给李勣施加了更大的压力。
  这既是对李勣的试探,也是在敲打一旁脸色煞白的王兆兴。
  李勣心头一沉,正要开口。
  王兆兴却按捺不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涕泪横流:“殿下!殿下明鉴!贼酋沈今生恨我入骨!下官忧心如焚,恨不能以身代之啊!求殿下做主,速速发兵,救救我家公子吧!”
  赵元姝的目光淡淡扫过王兆兴,那目光如有实质,让王兆兴瞬间噤声,浑身发冷。
  “王监军爱主心切,本宫理解。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岂能意气用事?侯爷统兵多年,自有方略。本宫此来,是襄助,而非掣肘。”
  她轻轻一句,便将王兆兴的哭诉求情定性为意气用事,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又再次将压力精准地导向李勣。
  她微微抬手,示意身后的冷峻将领:“武统领。”
  “末将在!”那冷峻将领沉声应道。
  “率本部人马,于京营东北三里外择地扎营,与李侯爷互为犄角,严密监视云州北门及黑云岭方向,严防贼寇流窜或北辽异动。没有本宫和李侯爷的联署命令,不得擅动一兵一卒。”
  “末将领命!”武统领抱拳,立刻指挥麾下精骑,无声而迅疾地转向东北,开始构筑新的营盘。
  动作之高效,军纪之森严,令李勣麾下的将领都暗自心惊。
  赵元姝这才转向李勣,语气缓和了些许:“侯爷,围城辛苦,粮秣可还充足?若有所需,本宫神策军随军尚有些许粮草,可暂解燃眉之急。”
  这一手恩威并施玩得炉火纯青。
  先是展示武力,再表明立场,最后抛出一点甜头,既给了李勣台阶,也牢牢掌握了主动权。
  李勣心中念头急转。
  赵元姝的粮草是毒饵,接了,就等于承认自己粮道断绝、军需困难,更欠下人情,以后在赵元姝面前更难挺直腰杆。
  他沉声道:“谢殿下厚爱,我军粮秣尚能支撑,且已严令邻近州府火速调运,不敢劳烦殿下。”
  “如此便好。”赵元姝似乎并不意外,轻轻颔首,“那本宫就在营中静候侯爷佳音。望侯爷以国事为重,亦以冯公子安危为念,早日破局。若需本宫从中斡旋,或与那沈今生……谈谈,侯爷但请直言。”
  最后一句“谈谈”,她说得意味深长。
  “臣,谨记殿下教诲!”李勣再次抱拳,心中却是警铃大作,赵元姝的“斡旋”和“谈谈”,恐怕才是她此行的真正目的。
  她已将目光,直接投向了云州城内。
  投向了那个……
  名叫沈今生的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