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3)
女人问:“你是不是真的有对象呀?还是只是用来挡追求者的借口?”
沈楝今年34岁,博士毕业后进入的这家目前就职的美国龙头制药企业,不过五年便在这个中国人很难爬上去的大厂里做到了连升几级,称得上是年轻有为、事业有成,偏偏她还长得极为出众,一张冷艳的浓颜系美人脸即便不苟言笑,也已经令人过目难忘。
在整个生物制药圈子乃至这一片的华人圈里,沈楝都小有名气,追求者不胜枚举。但沈楝从来不假辞色,她从来都说:“我结婚了。”
只是,新州的圈子里,乃至更早一些,沈楝读博时的同学们,都无一例外,除了沈楝无名指上似乎从未摘下来过的铂金戒指外,从未有人见过她的爱人。
所以也有传言,沈楝所谓的结婚了,只是她拒绝追求者的挡箭牌。
“不是借口。”沈楝目光平静地回答。
那就是真的有对象了。女人眼底有失望一闪而过,但很快就掩藏住了。
“那……那她也是中国人?在国内?”桌上的其他人也都被勾起了好奇心,连陈之往的母亲都忍不住开口询问。
“嗯。”
“那是不方便过来吗?有没有迁居计划呀?”其他老人家们七嘴八舌地追问了起来。
沈楝言简意赅:“嗯,不方便。”
看沈楝没有要多说的样子,同事陈之往想换个话题,换个方向:“哇,Selene你藏得好深呀,你们怎么认识的呀?说实话一点都想象不出来该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打动得了你。”
这话半是玩笑半是真心,所有人都深以为然。
沈楝也在脑海里回想,是怎么认识的呢?
她是什么样的人呢?
郑汀雨。
宝贝,你会希望我怎么形容你呢?
她的眼前浮现起日本那一条条从学校通往餐厅、从餐厅通往家里、再从家里通往学校的烂熟于心的道路、想起了那在金色霞光中,她们曾共同拥有过的富士山、想起了那一簇簇仰望过的绚烂花火、那一颗颗俯瞰过的东京塔下灯火……
一条条、一簇簇、一颗颗,都是郑汀雨留给她的东京记忆。
烙印在她生命中的、永不褪色的人生影像。
“我们是在日本认识的。”她垂眸,轻轻启唇,目色前所未有的温柔。
作者有话说:
我来啦~
第2章
沈楝第一次见到郑汀雨,是在2009年。
那一年她18岁,刚刚高中毕业,走投无路之下,破釜沉舟地去了日本,在语言学校学习,准备参加次年11月的EJU考试。
除却去日本必需的中介费、语言学校就读的学费、寮的住宿费,她的父母根本不打算再给她多花一分钱。他们想要她求饶、想要她认错、想要她低眉顺眼、从此安分守己碌碌无为地过一生,她不愿意。她想要活下去,就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一份,甚至避开法务省对留学生的打工时长限制,偷偷打两份的能够勉强供给自己生活的兼职工作才可以。
她在日本有亲戚,但没有人愿意得罪她的父母、吃力不讨好地对她伸出援手。好在日本有大量的华人,沈楝出身的H市尤其多,大家都漂泊在外,同为异乡之客,喜欢抱团取暖,稍有资源的,能帮老乡一把都愿意帮一把。
沈楝进语言学校后,很快就被同期的同学拉进了一个又一个的同乡群。在群里,大家三不五时地会分享一些近期看到的兼职招聘信息。
沈楝因为日语正式学习时间不长,口语能力不强,很多兼职工作都无法满足条件,所以只勉强锁定了一家距离稍远但时薪中上的便利店售货员工作和两家时薪中等的餐厅后厨工作。 ↑返回顶部↑
沈楝今年34岁,博士毕业后进入的这家目前就职的美国龙头制药企业,不过五年便在这个中国人很难爬上去的大厂里做到了连升几级,称得上是年轻有为、事业有成,偏偏她还长得极为出众,一张冷艳的浓颜系美人脸即便不苟言笑,也已经令人过目难忘。
在整个生物制药圈子乃至这一片的华人圈里,沈楝都小有名气,追求者不胜枚举。但沈楝从来不假辞色,她从来都说:“我结婚了。”
只是,新州的圈子里,乃至更早一些,沈楝读博时的同学们,都无一例外,除了沈楝无名指上似乎从未摘下来过的铂金戒指外,从未有人见过她的爱人。
所以也有传言,沈楝所谓的结婚了,只是她拒绝追求者的挡箭牌。
“不是借口。”沈楝目光平静地回答。
那就是真的有对象了。女人眼底有失望一闪而过,但很快就掩藏住了。
“那……那她也是中国人?在国内?”桌上的其他人也都被勾起了好奇心,连陈之往的母亲都忍不住开口询问。
“嗯。”
“那是不方便过来吗?有没有迁居计划呀?”其他老人家们七嘴八舌地追问了起来。
沈楝言简意赅:“嗯,不方便。”
看沈楝没有要多说的样子,同事陈之往想换个话题,换个方向:“哇,Selene你藏得好深呀,你们怎么认识的呀?说实话一点都想象不出来该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打动得了你。”
这话半是玩笑半是真心,所有人都深以为然。
沈楝也在脑海里回想,是怎么认识的呢?
她是什么样的人呢?
郑汀雨。
宝贝,你会希望我怎么形容你呢?
她的眼前浮现起日本那一条条从学校通往餐厅、从餐厅通往家里、再从家里通往学校的烂熟于心的道路、想起了那在金色霞光中,她们曾共同拥有过的富士山、想起了那一簇簇仰望过的绚烂花火、那一颗颗俯瞰过的东京塔下灯火……
一条条、一簇簇、一颗颗,都是郑汀雨留给她的东京记忆。
烙印在她生命中的、永不褪色的人生影像。
“我们是在日本认识的。”她垂眸,轻轻启唇,目色前所未有的温柔。
作者有话说:
我来啦~
第2章
沈楝第一次见到郑汀雨,是在2009年。
那一年她18岁,刚刚高中毕业,走投无路之下,破釜沉舟地去了日本,在语言学校学习,准备参加次年11月的EJU考试。
除却去日本必需的中介费、语言学校就读的学费、寮的住宿费,她的父母根本不打算再给她多花一分钱。他们想要她求饶、想要她认错、想要她低眉顺眼、从此安分守己碌碌无为地过一生,她不愿意。她想要活下去,就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一份,甚至避开法务省对留学生的打工时长限制,偷偷打两份的能够勉强供给自己生活的兼职工作才可以。
她在日本有亲戚,但没有人愿意得罪她的父母、吃力不讨好地对她伸出援手。好在日本有大量的华人,沈楝出身的H市尤其多,大家都漂泊在外,同为异乡之客,喜欢抱团取暖,稍有资源的,能帮老乡一把都愿意帮一把。
沈楝进语言学校后,很快就被同期的同学拉进了一个又一个的同乡群。在群里,大家三不五时地会分享一些近期看到的兼职招聘信息。
沈楝因为日语正式学习时间不长,口语能力不强,很多兼职工作都无法满足条件,所以只勉强锁定了一家距离稍远但时薪中上的便利店售货员工作和两家时薪中等的餐厅后厨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