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贤王扬了扬头,仿佛是终于等到了这句话一般,他又转向庆元帝,微微躬身行礼道:“父皇,儿臣此次前来是带了证人。”
  庆元帝眼睛陡然一眯,厉声道:“什么证人?”
  贤王回话道:“当年六皇弟被贬黜之时,只有十三岁,父皇念其年幼便让曾经在宫中照顾六皇弟起居的内侍官、乳母和侍奉的宫女一共四人,一同前往禹州,父皇应当还记得此事吧。”
  “自然是记得。”
  贤王转过头,看着宋重云,继续道:“可如今回到这建安城里的却只有六皇弟一人,那些当年一同前去的宫人们怎么没有一起回来呢?”
  宋重云这次没有等萧知非替他回答,而是自己站起来,回答道:“他们都在禹州那场刺杀事件里,被歹人杀害了。”
  庆元帝缓缓开口,“不错,朕当时也派了禁军前去接幽王回京,那些禁军也都死在了禹州。”
  贤王又道:“父皇,儿臣也听说了此事,怎么那么凑巧,六皇弟被行刺,萧将军就刚好经过那里,救下了六皇弟,而且所有人都死了,唯有六皇弟一人还活着,偏偏六皇弟又生得如此柔弱不堪,既然那些歹人的目标是六皇弟,为何不在杀敌禁军之后,马上杀了六皇弟,却将他留到了最后呢?”
  “这些不过是你的猜测之言,若想知道答案,除非你自己就是歹人!”萧知非开口说道。
  贤王赶紧摆手,道:“将军可别给本王扣这个帽子,本王只是觉得这其中有些不合逻辑之处,直到前几日,有人说幽王殿下的府前有人在闹事,本王派人前去查看,结果……”他嗤笑一声,继续说道:“竟让本王看破了个大秘密!”
  “贤王不必在那里故弄玄虚,若有什么证人,可上堂来与幽王殿下对峙,又何必在那里阴阳怪气。”
  此番说话的是坐在众臣前排的内阁辅臣杨疏,他今日穿了这绯红的朝服,到颇有几分温文尔雅之气。
  贤王微微颔首,道:“杨大人说的是,本王这就将人请上来。”
  “来啊,带人证。”
  大殿之外,两个禁军带着三个人走了进来,宋重云侧目去看,三人之中一人是老妇,看着头发上染了花白,另外两人则是男子。
  那三人在进入大殿之后,也不敢抬头乱看,慌张的跪在地上。
  “拜见陛下!”
  贤王笑着走到那三人面前,蹲下身子,道:“你们抬起头,看看可认识这殿中的人?”
  三人颤抖着应了一声,抬起头,在两旁的人群中扫视一圈,之后三人目光齐齐定在了宋重云的脸上。
  “殿下……?不!不可能……”
  “是与殿下长得一般无二。”
  宋重云的酒气已经醒了大半,他有些不知所谓,看向萧知非又看向那三个人。
  为什么总是麻烦不断?
  这个贤王为何就是不肯放过他?
  如今这闹得又是哪一出?
  “好了!”贤王突然抬高声音,对着那三人喝道:“既然你们看清楚了,就赶紧跟父皇禀告实情吧!”
  那老妇人突然哭了起来,她一路爬到了前面,对着庆元帝开始猛地磕头,“陛下,奴婢不敢欺瞒,奴婢是当年陪着殿下一同前往禹州的何嬷嬷,还是陛下亲自点的奴婢呢!”
  庆元帝点点头,道:“朕认得你。”
  “陛下,老奴不敢撒谎,可是……”她忽然转过头,指着宋重云大声哭喊:“他不是殿下,殿下已经死了!就在赶往京城的路上那个叫梧桐崖的地方,突然冲出来一群刺客,护送的禁军不敌,最终都死在了梧桐崖,老奴也是身中两刀,只是侥幸未伤到要害之处,才苟活了下来,老奴亲眼看见,殿下死在老奴的面前!”
  知道他这番话说出口,宋重云终于听懂了他们今日来的意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