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随夫进城 第68节(1 / 4)
兰芳提醒顾若,想要搞好关系,以后她有钱了可以去照顾一下人家的销售,晚班的彩玲和他们关系就搞得特别好。
兰芳这个老板娘算比较认真细致了,看顾若刚出来,还是一张白纸,她忍不住提点了很多,连她的一些销售诀窍,怎么和顾客快速建立连接都和她说了。
顾若上学的时候,老师讲的更多的是课本上的内容,没人教她这些,家里赖桂枝顾良才在人际往来这些事上比她还差,更不可能教她这些,全靠她自己摸索,现在有人愿意教她,她听得很认真。
兰芳见着不自觉又多说了些,最后还是她担心贪多嚼不烂,才继续拿了账本核对,让顾若自己去一边记东西和熟悉款式了。
顾若见状也不再打扰她,自己去一边认款,摸款,再试着去找货。
不是周末天,二月份也是销售的淡季,大厦里顾客不多,一直到早上九点半,专柜里才来了第一波客人。
第35章 开大单小若,你知道刚才一单你赚了多……
“你好,随便看看。”
先进来的是一个带墨镜,穿着黑色长款羊绒大衣配素色真丝围巾的时髦女人,身上很香,顾若站着离她快两米远都能闻到那股馥郁的香气,香浓却不刺鼻,很好闻。
顾若看一眼依然在看账本的兰芳,试着走上了前。
女人不算很有架子的人,或者说她很有气质和涵养,她朝顾若微微笑了一下,然后问顾若:“有到什么新款吗?”
“之前在这边买了两个内衣,穿起来还算舒服。”
兰芳在这时候抬了抬头,在店里消费过就算老顾客,老顾客的服务标准要求更高,顾若的回答和介绍要是不能让人满意,顾若这单成不成不确定,下次这位顾客很大概率不会再来了。
余暨随着七八年收到南方那股风开始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前几年还出现一批拆迁户,有钱人多起来,来这江南大厦的顾客更非富即贵,还是舍得花钱的那一类型,这类顾客抓住了不止是一波生意,是一直不断的复购。
兰芳柜台最老的老顾客,从大厦开业到现在一年的时间,已经在店里消费几十万,人不止自己买,还买来送亲戚密友。
江南大厦的东西每一样拎出去都是档次,身份,许多人会买去送礼,内衣睡衣是相对私密的东西,但也因为私密特别,真正关系亲近密切的才会选择用来送礼。
兰芳有些犹豫要不要自己出面接这个老顾客,毕竟顾若才来几小时,对罩杯货品都算不上熟悉,她之前也没做过这行,在老家摆摊也是没什么话术技巧的活儿,只能锻炼她面对顾客不认生怯场。
实际在顾若之前,兰芳已经接连招了五个营业员进来了。
其中三个是兰芳在试用后感觉不满意,给了基本工资没有留下,剩下的两个,一个本地人,一个也是和顾若一样是外地人。
外地人叫小苏,和顾若一样,都是才刚从老家过来没多久的,小苏比顾若还有优势一些,她原来就在老家的内衣厂上班,是她老公在这边打工,她舍不得老公才辞了工作跟到这边来的。
人很勤快,干事很麻利,接顾客也很热情,除了记忆不太好,老是记不太清价格,需要她帮忙提醒外,其他都很好。
连续招过三个看到顾客连话都说不利索的人过后,兰芳已经很满意了,但人最后自己没来了。
问题出在店里的工衣上。
在江南大厦上班,员工几乎穿的都是专柜工作服,鞋子柜台还有专门的工作鞋。
兰芳的柜台也有工作服,是兰芳亲自去请大师定制的款,夏天是旗袍,冬天是修身的毛衣套裙,因为柜台卖内衣的缘故,还有两件内衣工衣。
这些工衣都不便宜,要是招来的新人上个两天班就不来了,还把店里的工衣穿走了,那她损失会很大。
柜台在最早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柜员,所以兰芳后来招人,都要求他们交个工衣押金两百元,等到做满三个月后退还。
之前兰芳招进来的都是些本地人,她们家里不说很有钱,但经济条件绝对不算差,两百元还不到一个月工资,对她们来说是洒洒水的事,所以没有一个对这事有疑义,兰芳也不知道这两百元能把人吓跑。
她联系上小苏的时候,人就告诉她,说她柜台的内衣太贵了,是他们以前厂子生产出来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她感觉好坑人,所以做生意的时候她都不敢和人报价格,都要兰芳来。
要买工衣她更承受不起,她回去和她老公说做满三个月才退的事,她老公还说她们柜台是专门骗钱坑人的,把兰芳气得不行。 ↑返回顶部↑
兰芳这个老板娘算比较认真细致了,看顾若刚出来,还是一张白纸,她忍不住提点了很多,连她的一些销售诀窍,怎么和顾客快速建立连接都和她说了。
顾若上学的时候,老师讲的更多的是课本上的内容,没人教她这些,家里赖桂枝顾良才在人际往来这些事上比她还差,更不可能教她这些,全靠她自己摸索,现在有人愿意教她,她听得很认真。
兰芳见着不自觉又多说了些,最后还是她担心贪多嚼不烂,才继续拿了账本核对,让顾若自己去一边记东西和熟悉款式了。
顾若见状也不再打扰她,自己去一边认款,摸款,再试着去找货。
不是周末天,二月份也是销售的淡季,大厦里顾客不多,一直到早上九点半,专柜里才来了第一波客人。
第35章 开大单小若,你知道刚才一单你赚了多……
“你好,随便看看。”
先进来的是一个带墨镜,穿着黑色长款羊绒大衣配素色真丝围巾的时髦女人,身上很香,顾若站着离她快两米远都能闻到那股馥郁的香气,香浓却不刺鼻,很好闻。
顾若看一眼依然在看账本的兰芳,试着走上了前。
女人不算很有架子的人,或者说她很有气质和涵养,她朝顾若微微笑了一下,然后问顾若:“有到什么新款吗?”
“之前在这边买了两个内衣,穿起来还算舒服。”
兰芳在这时候抬了抬头,在店里消费过就算老顾客,老顾客的服务标准要求更高,顾若的回答和介绍要是不能让人满意,顾若这单成不成不确定,下次这位顾客很大概率不会再来了。
余暨随着七八年收到南方那股风开始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前几年还出现一批拆迁户,有钱人多起来,来这江南大厦的顾客更非富即贵,还是舍得花钱的那一类型,这类顾客抓住了不止是一波生意,是一直不断的复购。
兰芳柜台最老的老顾客,从大厦开业到现在一年的时间,已经在店里消费几十万,人不止自己买,还买来送亲戚密友。
江南大厦的东西每一样拎出去都是档次,身份,许多人会买去送礼,内衣睡衣是相对私密的东西,但也因为私密特别,真正关系亲近密切的才会选择用来送礼。
兰芳有些犹豫要不要自己出面接这个老顾客,毕竟顾若才来几小时,对罩杯货品都算不上熟悉,她之前也没做过这行,在老家摆摊也是没什么话术技巧的活儿,只能锻炼她面对顾客不认生怯场。
实际在顾若之前,兰芳已经接连招了五个营业员进来了。
其中三个是兰芳在试用后感觉不满意,给了基本工资没有留下,剩下的两个,一个本地人,一个也是和顾若一样是外地人。
外地人叫小苏,和顾若一样,都是才刚从老家过来没多久的,小苏比顾若还有优势一些,她原来就在老家的内衣厂上班,是她老公在这边打工,她舍不得老公才辞了工作跟到这边来的。
人很勤快,干事很麻利,接顾客也很热情,除了记忆不太好,老是记不太清价格,需要她帮忙提醒外,其他都很好。
连续招过三个看到顾客连话都说不利索的人过后,兰芳已经很满意了,但人最后自己没来了。
问题出在店里的工衣上。
在江南大厦上班,员工几乎穿的都是专柜工作服,鞋子柜台还有专门的工作鞋。
兰芳的柜台也有工作服,是兰芳亲自去请大师定制的款,夏天是旗袍,冬天是修身的毛衣套裙,因为柜台卖内衣的缘故,还有两件内衣工衣。
这些工衣都不便宜,要是招来的新人上个两天班就不来了,还把店里的工衣穿走了,那她损失会很大。
柜台在最早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柜员,所以兰芳后来招人,都要求他们交个工衣押金两百元,等到做满三个月后退还。
之前兰芳招进来的都是些本地人,她们家里不说很有钱,但经济条件绝对不算差,两百元还不到一个月工资,对她们来说是洒洒水的事,所以没有一个对这事有疑义,兰芳也不知道这两百元能把人吓跑。
她联系上小苏的时候,人就告诉她,说她柜台的内衣太贵了,是他们以前厂子生产出来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她感觉好坑人,所以做生意的时候她都不敢和人报价格,都要兰芳来。
要买工衣她更承受不起,她回去和她老公说做满三个月才退的事,她老公还说她们柜台是专门骗钱坑人的,把兰芳气得不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