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长渡 第123节(3 / 4)
每每忙至深夜,案前烛影摇红,竟连片刻闲暇都难得。偶有相拥而眠之时,方能温存片刻。
原定下月南巡的打算,因公务缠身,竟一直耽搁至金秋时节。倒也未尝不是好事,秋日的江南桂子飘香,烟波画船,最是宜人。
更教人惊喜的是,沈支言此时已怀有两个月的身孕。她轻抚尚且平坦的小腹,怎么也没料到这般快又有了喜讯,更不曾想这次竟是双生之喜。
想来许是承了薛家血脉,才得此双珠并蒂之福。
此番有孕与先前大不相同,沈支言既无孕吐之苦,又无烦闷之态,连胃口都比往日好了许多。尤其到了江南后,看那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更是心旷神怡。
薛召容待她一如往昔,体贴入微的照料,把她养的满面春光。
二人虽位极人臣,却甘愿褪去华服,以寻常夫妻的身份暂居在这江南小镇。
恰巧阮苓也有了两个月的身孕,初次怀胎的她欢喜得不知如何是好。鹤川更是将她视若珍宝,事事顺着她的心意,恨不得将天上的月亮都摘下来给她。
怀胎十月本就艰辛,更何况沈支言这次怀的是双生子。想起上回孕中的种种磨难,如今有薛召容寸步不离地守候在侧,她心中倍感安稳。
许是心情舒畅的缘故,她整个人都丰润了几分,肌肤莹润如玉,举手投足间更添几分温婉韵致。
这段时日薛召容着实难熬,夫妻二人虽朝夕相对,却只能以浅尝辄止的亲吻稍解相思。
他素来定力极佳,倒也能克制,反倒是沈支言此番有孕后,愈发贪恋温存,常常倚在他怀中撒娇讨吻,惹得他一忍再忍。
转眼便是来年春日,沈支言临盆在即。二人心中俱是忐忑,虽未明言,却都盼着能得个女儿。
生产这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薛召容在产房外来回踱步,掌心沁出细汗。想起上次生产的凶险,又兼此次双生之喜,更是忧心忡忡。屋内每传来一声痛呼,他便要攥紧拳头,恨不能以身相代。
产房内,稳婆宫女往来如梭,几个时辰过去却仍不闻婴啼。薛召容在外间坐立难安,想起上回未能陪在妻子身侧,此刻再按捺不住,掀帘闯入内室。
进去之后,但见沈支言青丝尽湿贴在苍白的脸颊上,唇瓣咬得泛白,整个人如同从水中捞出来一般。
薛召容眼眶霎时红了,三步并作两步扑到榻前,紧紧握住她冰凉的手。
“支言……”他声音发颤,眼睛通红,“我在这儿陪着你,再坚持坚持。”
沈支言涣散的目光渐渐聚焦,看清眼前人后,突然泪如雨下:“若有来世,定要让你来做这妇人,我可是不做了,这生孩子……哪是……哪是人受的罪……”
薛召容闻言又哭又笑,连连应着:“好好好,来世我做什么都行。”
沈支言虽瞧着娇弱,骨子里却坚韧非常,不多时便听得两声嘹亮的婴啼划破长空。
“恭喜皇上、娘娘!”产婆喜气洋洋地捧着两个襁褓,“是一对玉雪可爱的小公主,模样生得一般无二!”
小公主,还是两个小公主。
稳婆抱到他们跟前,但见两个小娃娃粉嘟嘟的,眉眼间依稀可见沈支言的影子,粉雕玉琢,可爱极了。
薛召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俯身将妻子汗湿的鬓发拢到耳后,在她苍白的唇上亲了又亲。
沈支言早知薛召容盼女心切,当年初见长子时,那掩不住的失落神色便已说明一切。如今倒好,不仅得偿所愿,还一下子得了两个掌上明珠。
他们给女儿取了名字,姐姐叫薛绾,妹妹叫薛棠。
现在,儿女双全,一切都那么圆满。
光阴荏苒,五载春秋转瞬即逝。这五年间,在薛召容与沈支言的勤勉治理下,昌国上下政通人和,百业俱兴。京城的街巷处处可见盛世气象,商铺鳞次栉比,行人衣着光鲜,连最偏僻的巷弄里都飘着糕饼香甜的气息。
百姓们茶余饭后,无不对当今圣上与皇后娘娘交口称赞,说是上天赐给昌国的一对贤明伉俪。 ↑返回顶部↑
原定下月南巡的打算,因公务缠身,竟一直耽搁至金秋时节。倒也未尝不是好事,秋日的江南桂子飘香,烟波画船,最是宜人。
更教人惊喜的是,沈支言此时已怀有两个月的身孕。她轻抚尚且平坦的小腹,怎么也没料到这般快又有了喜讯,更不曾想这次竟是双生之喜。
想来许是承了薛家血脉,才得此双珠并蒂之福。
此番有孕与先前大不相同,沈支言既无孕吐之苦,又无烦闷之态,连胃口都比往日好了许多。尤其到了江南后,看那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更是心旷神怡。
薛召容待她一如往昔,体贴入微的照料,把她养的满面春光。
二人虽位极人臣,却甘愿褪去华服,以寻常夫妻的身份暂居在这江南小镇。
恰巧阮苓也有了两个月的身孕,初次怀胎的她欢喜得不知如何是好。鹤川更是将她视若珍宝,事事顺着她的心意,恨不得将天上的月亮都摘下来给她。
怀胎十月本就艰辛,更何况沈支言这次怀的是双生子。想起上回孕中的种种磨难,如今有薛召容寸步不离地守候在侧,她心中倍感安稳。
许是心情舒畅的缘故,她整个人都丰润了几分,肌肤莹润如玉,举手投足间更添几分温婉韵致。
这段时日薛召容着实难熬,夫妻二人虽朝夕相对,却只能以浅尝辄止的亲吻稍解相思。
他素来定力极佳,倒也能克制,反倒是沈支言此番有孕后,愈发贪恋温存,常常倚在他怀中撒娇讨吻,惹得他一忍再忍。
转眼便是来年春日,沈支言临盆在即。二人心中俱是忐忑,虽未明言,却都盼着能得个女儿。
生产这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薛召容在产房外来回踱步,掌心沁出细汗。想起上次生产的凶险,又兼此次双生之喜,更是忧心忡忡。屋内每传来一声痛呼,他便要攥紧拳头,恨不能以身相代。
产房内,稳婆宫女往来如梭,几个时辰过去却仍不闻婴啼。薛召容在外间坐立难安,想起上回未能陪在妻子身侧,此刻再按捺不住,掀帘闯入内室。
进去之后,但见沈支言青丝尽湿贴在苍白的脸颊上,唇瓣咬得泛白,整个人如同从水中捞出来一般。
薛召容眼眶霎时红了,三步并作两步扑到榻前,紧紧握住她冰凉的手。
“支言……”他声音发颤,眼睛通红,“我在这儿陪着你,再坚持坚持。”
沈支言涣散的目光渐渐聚焦,看清眼前人后,突然泪如雨下:“若有来世,定要让你来做这妇人,我可是不做了,这生孩子……哪是……哪是人受的罪……”
薛召容闻言又哭又笑,连连应着:“好好好,来世我做什么都行。”
沈支言虽瞧着娇弱,骨子里却坚韧非常,不多时便听得两声嘹亮的婴啼划破长空。
“恭喜皇上、娘娘!”产婆喜气洋洋地捧着两个襁褓,“是一对玉雪可爱的小公主,模样生得一般无二!”
小公主,还是两个小公主。
稳婆抱到他们跟前,但见两个小娃娃粉嘟嘟的,眉眼间依稀可见沈支言的影子,粉雕玉琢,可爱极了。
薛召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俯身将妻子汗湿的鬓发拢到耳后,在她苍白的唇上亲了又亲。
沈支言早知薛召容盼女心切,当年初见长子时,那掩不住的失落神色便已说明一切。如今倒好,不仅得偿所愿,还一下子得了两个掌上明珠。
他们给女儿取了名字,姐姐叫薛绾,妹妹叫薛棠。
现在,儿女双全,一切都那么圆满。
光阴荏苒,五载春秋转瞬即逝。这五年间,在薛召容与沈支言的勤勉治理下,昌国上下政通人和,百业俱兴。京城的街巷处处可见盛世气象,商铺鳞次栉比,行人衣着光鲜,连最偏僻的巷弄里都飘着糕饼香甜的气息。
百姓们茶余饭后,无不对当今圣上与皇后娘娘交口称赞,说是上天赐给昌国的一对贤明伉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