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严绰接过话茬,“眼下秦九月正在太行关查水井下药一事,您不是把成竹也留在那儿了吗,可是这俩人到现在也没个消息。”
  褚元祯摇摇头,“我说的不是这个,如今我们陷入了一种僵局,西番不动,我们便不敢动,这样太被动了。严绰,论行军打仗你比我有经验,我们要知道敌人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在这一昧死扛不会有结果。”
  “目的啊!”严绰一拍大腿,“这帮狗崽子就是想进城啊!殿下,您要是这么说,我还真有一招。既然咱们打不退他们,那不如咱们后退,就退到城门那里,叫神机营的炮手配合咱们。不过这事得同守城的商量,说到底,他们守城领的是陛下的圣旨,咱们在这儿是追着西番来的,您……您无调兵之权,无法号令京卫,这便是难事一桩。”
  “守城的?”褚元祯倏地抬头,一下子来了精神,“别的不敢说,这个守城的,还真真就是我的人。”
  第107章
  天亮之后, 偏殿里的百官就坐不住了,一个个抻着脖子朝殿外看。眼看到了早朝的时辰,在外面交谈了半宿的兄弟二人终于入殿。
  褚元苒在前头, 他没让任何人帮忙, 自己转动着四轮车的轮毂入殿, 眉宇间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
  片刻之后, 褚元恕才跟着进来,这位年轻帝王的脸上染上了愁容。满祥见状赶紧迎了上去,“陛下,可要歇息……”
  褚元恕挥手打断了他,转身朝向殿中百官, “传朕口谕——”
  “谕”字落地, 他顿了半晌,缓缓环视着殿中众人, 最后将目光投向殿外,终于开口:
  “今西番大军压境,实乃朕之不愿,我军虽奋力抵抗,但多有伤亡者, 百姓亦人心惶惶。兵书有云:百战百胜, 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①。是故, 着明王为阵前使臣,迎西番宣慰使进城, 和谈。”
  满堂死寂。
  褚元恕从头顶凉到了脚心,他知道这道口谕一下,自己从东宫起经营的贤名定会毁于一旦, 可他一点办法也没有。他刚刚才看清了褚元苒是个怎样的人,这个默默无闻一直被自己轻视的男人,竟然是“鹫人”的首领。不过才一夜的时间,鹫人已经攻下官府和京都营两处卫所,京都兵力死伤过半,这是褚元苒在逼他就范!
  兵部尚书祝广庭站了出来,似乎想要说些什么,褚元恕没给他机会——“众卿不必再言,此事已经定下。满祥,即刻着人快马出城,将口谕传给明王吧。”
  圣意已决,可惜如今的殿上已没了顾本青那般敢于死谏的臣子。
  一众官员皆是面色讪讪,即便是有心谏言的,也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
  口谕到了边军营地,褚元祯正铺展笔墨给司寇青写信,闻言难以置信地盯着传旨的太监,“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太监无法,只得把口谕重复了一遍。
  “荒谬!”褚元祯摔了笔,“他可以叫我进攻,也可以叫我死守,迎敌人入城,这算什么事?!”
  太监吓得缩了缩脖子,“还、还请明王殿下接了口谕……”
  “接个屁!”褚元祯一把揪起太监的衣领,“滚回去告诉褚元恕,这口谕本王接不了!”
  严绰见状赶紧上前分开俩人,“殿下莫要激动!”
  褚元祯气得在帐内踱步,那个传旨的太监是个刚刚拨到御前的新人,哪见过这种场面,吓得大气不敢喘,也不敢提接旨的事情了。
  半晌,褚元祯回过神,看了眼跪在地上的太监,问道:“陛下何故做这样的决定?”
  太监抖若筛糠,赶忙将褚元苒进宫的事情道出,说到最后才提到建元帝的遗诏,忙不迭地磕头,“小的当时不在殿上,遗诏之事是听来的,但确确实实有这么个东西,司礼监也确认过了,说、说是真的。”
  严绰听到褚元苒的名字,又听到这么个闻所未闻的“遗诏”,下意识看向褚元祯。褚元祯这会儿也是震惊不已,他眉间紧锁,片刻后才说:“你先出去,容……容本王缓一缓。”
  可是要怎么缓?
  褚元祯自认了解自己的父皇,也万万没想到建元帝会留下这样一道遗诏,遗诏的内容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严绰犹豫半晌开口,“殿下,遗诏是真的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