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副健忘的模样倒是浑然天成。
  蔺宁扯了扯嘴角,“行吧,我喝,麻烦颜伯将信与姜汤一块送过来吧。”
  “哎——好。”颜伯立马停下找信,笑着说道:“早就给您放桌上了。”
  古代没有其他通讯方式,书信就成了唯一的慰藉,三个月的时间里俩人通了不下百封书信,用裘千虎的话说,府里养的信鸽都要累趴了。
  蔺宁的目光扫过一行行蝇头小楷,神情变得激动起来,“子宁要回来了!”
  “真的?”裘千虎闻言探过头,“殿下何时回来?”
  “照信上说……应是半月之后。”蔺宁掐指细算,“那便是白露前后,定能赶得上中秋!”
  “中秋好啊!京都过中秋可讲究了,街上都要挂上彩绸子,这府里也得装扮装扮。”裘千虎越说越高兴,“这会儿终于能团聚了,殿下这一趟走了许久,害得您独守空房……”
  话还没说完,蔺宁直接抄起桌上的书卷砸去,“裘千虎!老子明天就请个先生回来,治治你这乱用成语的毛病!”
  话是糙了些,但道理不假,褚元祯这一趟确实走了许久,久到朝堂上各方势力已经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建元帝的丧期满百日后,礼部筹备了一场盛大的登基大典,褚元恕身着明黄龙袍、戴十二旒冕冠正式登基,尊明仁帝,当下即刻改年号为正统。这番操作着实令人浮想联翩,人人都知道褚元恕并非建元帝亲生,朝中一些大臣至今不服,“正统”二字更像是对他们的回应。
  不过褚元恕确实做到了建元帝毕生所不能及之事,他对门阀出手,一举打破专权。以往的奉天殿上是权贵为王,敢谏言者多是五姓座下门生,而今李氏隐退,王氏成了朝廷变革打击的出头鸟,反之,以蔺宁为首的内阁日益强大,越来越多寒门出身的官员敢站出来说话了。
  这些变化,统统发生在褚元祯南下督办土地变革之后。
  蔺宁再次看向手里的信,“诸事皆毕,半月返京”几个字格外显眼,似乎一切正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
  余杭今年的雨季格外长。
  入夜时分,成竹推门进来,“殿下,若是这雨一直下下去,咱们明天就走不了了。”
  褚元祯偏头看向窗外,心底无端涌上一股烦躁,这般拖着何时才能抵京?
  成竹见状,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捡着好听的话安慰,“不过殿下放心,咱们喂饱了马,中秋之前定能回去的。”
  “嗯。”褚元祯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随即话锋一转,“你将杭州报上来的土地数量与我们自己丈量的数目核验一遍,徐昌这个知府今次如此配合,着实令我意外,他这些年得了王氏不少好处,难保不会在暗地里做些手脚,若是明日走不了,须得再去一趟他府上……”
  话音还未落地,只听窗外传来一声爆响,黑暗中顿时有火光冲天,转眼便在雨水的浇筑下熄灭了。
  屋内的俩人对视一眼,并未惊慌,可接着又是数响齐发。
  褚元祯拿起佩剑,“雨天用火器,这些人未免愚笨了些。”
  “听着像是霹雳火球①。”成竹探身望向窗外,突然神色一敛,“不好!是马厩的方向!”
  “终于还是来了!”褚元祯站起身,“去会会……”
  然而下一瞬,门窗顿破,数道黑影迎面扑来。成竹拔剑而上,鲜血随刀刃迸溅,破开对方的喉咙。褚元祯从容地躲过一击,反手将那人捅了个对穿,剑身穿腹而过,暗红的血珠喷在窗纸上,将一张张面孔衬得狰狞可怖。
  俩人合力,不消片刻屋子里已躺了七八具尸身。
  “这些贼人胆子也太大了。”成竹甩了剑上的血,“这可是杭州府管辖地界!”
  “只怕……”褚元祯扒开一人领口,瞥见了锁骨处熟悉的秃鹫图案,“果然,这下便与杭州府无关了。”
  成竹上前,望着那醒目的鹫人印记,忍不住地啐了一口,“这些人当真是无处不在,尽做些不得超生的勾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