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54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安翻了个白眼:“我啷个晓得,改天你自己问他就行了!”
  其实,对于宏山和甄应全来说,两人手头的钱差不多,之所以愿意跟着陈安折腾,最大的底气还是那些不能轻易示人的金银,实在是将家里的钱折腾光了,还有它们,想办法处理了就行,不至于山穷水尽。
  这是宏山私底下跟陈安说的,那些金银的事儿,宏元康也知道,想必甄应全也这么想过。
  再者说,甄应全也不是全无主见的人,在家里闷声不吐气,可不是怕了自家婆娘,纯粹是懒得纠缠,但大事上,一向是他自己拿主意。
  不过,不得不说,甄应全他婆娘那番话,还是听得宏山都有些忧心,很认真地跟陈安探讨。
  但陈安给他算了笔帐,只要半年左右,占了三分之二的那些母鸡就开始下蛋了。
  这年头,一块二毛九一斤鸡蛋,一斤,差不多八个鸡蛋的样子,就以隔天下一个来算,到时候七八百只母鸡,一天也能有三百个蛋,那也是五十来块钱的东西,补回粮食人工,足够了,加上鸡肉本身终究也是钱,一块三毛六一斤,一只鸡好歹也是五六块钱,算下来,还是很有赚头的。
  粮食消耗,其实也用不了那么多,自行搜食的土鸡,自己就能吃个半饱,加之田间地头割来剁碎的草叶辅助,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十多块钱的粮食就行了。
  何况,入了秋季,也是山里青杠籽落地的时候,那成片的青杠林里,青杠籽不要太多,陈安直接放出收购的话,村里不少人整天进山拿着竹竿去打青杠籽。
  这玩意儿,不但可以加工成青杠旋这样的美味,也能跟玉米混合,用来饲喂禽畜,更是大大节省了花销。
  何况,这承包的大片山野,就以青杠树居多,自己都能掉下不少,对于这一千多只鸡来说,显得很空旷,有的是它们折腾的地方。
  至于销路,陈安是真不急,别的不说,就是巴食火锅店里的清汤锅底,那就是用土鸡熬成的汤底,然后拌着香菇、草菇、山药、干贝之类的东西煮出来的好东西,味道那叫一个鲜,店里客流不小,土鸡也是个很大消耗品。
  陈安往县城里送山货,冯学恩就经常发电报来让收些土鸡送去。
  甄应全他婆娘还是有一句话说到了陈安的心坎上——鸡瘟。
  这种事情,确实是大麻烦,一旦来临,养着的鸡那是成片的死亡,折损严重,甚至灭场。
  散养的关系,又处于秋末时节,马上入冬,这时节很少发生鸡瘟的事儿,陈安不太担心,反而比较担心来年的春夏季,风雨、温度变换频繁的时期。
  他思来想去,专门到镇上去问了下,弄来些防鸡瘟的药备着,隔十天半月,集中喂药水一次,也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并将那些鸡舍经常打扫清理,那些鸡粪,肉眼可见地增多。
  散养的时候,觉得不是什么难事儿,真正开始规模养殖,陈安才发现,难处不少,也庆幸自己没有贪多,一下子全面铺开,不然,就即使有那二十多万的存款,家里每天都有些收入,加上巴适火锅店的盈利,怕也经不住折腾多长时间。
  但,经验是一点点积累,这又是一个想办得长久的事情,陈安只能说贵在坚持了,他相信总有能赚到大钱的一天。
  可这药钱,所需要的也不少。
  他琢磨一通后,觉得自己很有必要进山一趟,他想起了一种很特别的药材,能应对鸡瘟,若是能找到几百斤回来,就够用很长时间了。
  殊不知,陈安傍晚回家吃饭的时候,听冯丽荣说起了一件事,心里一下子变得警惕起来。
  第584章 不会是简单的一次偷盗
  按照冯丽荣所说,盘龙湾有个游客,拿着摄像机一天到晚咔嚓咔嚓地拍着,好像见到院里院外什么东西都稀奇。
  这人已经接连三天在自家院里转悠了。
  本来冯丽荣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不少来到盘龙湾的人,对自家院里不少东西都很很感兴趣,兰草、蜂群、山洞、红枫、银杏,流苏、架子车、石碓、房屋,包括那用河里捡拾来的石头砌成的院墙都有人拍照。
  只是这人拍得未免太细致了一些,把院子和周边的旮旯都拍了一遍。
  最离谱的是,冯丽荣在山洞里招呼客人落座,准备火锅的时候,这货竟然摸去了自家二楼。
  若不是冯丽荣围裙上不小心泼了些汤水,准备去楼上拿一件新的围裙换一下,都不知道楼上有人。
  而她这一上楼,正好看到那家伙从卧室里钻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