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不语 第15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人去府城,还是想多些银钱傍身,卖下两口池塘,整好有个补贴。
  一经商量,说三十贯钱卖给康和。
  康和觉贵,绕了番价,二十八贯钱。
  范景道:“你买下也预备养鱼?”
  “我心思且不在鱼上,倒是想养甲鱼、虾子、田鸡这些物。”
  康和道:“外头卖鱼的不少,不乏甚么河鱼江鱼,池塘里养的鱼价是最贱的。若塘子大,咱泛养池鱼,倒也还不差,若池小,反是不如养些稀罕的,精养。”
  范景虽觉康和盘算的有道理,养贱价池鱼,说不得还不如杀猪卖肉好挣,若养些市面上少的,倒能挣些。
  便是他们家里头养的鹌鹑,如今不少大户人家里灶上专在他家里定买。
  “你若养鱼,鱼苗尚还好寻,若养旁的那些,县里头市场上可少见。”
  范景先前在鱼市转过,倒偶时也有见着卖虾苗的,只那苗质,便是个外行瞧着都不如何,贵价买了去,想养活只怕难。
  要养甚么东西,事事且都难,但最难的无非是开头。
  往前家里为着那些牲禽便废了老大的劲儿。
  说起这个,康和便得意道:“那孟老爹倒是个厚道人。他也有心想成这笔买卖,便与我言咱县上水产寻常,鱼苗子不多好寻,好苗要上隔壁的芳县去采买。”
  “他家里头茬的鱼苗子便是从芳县买回的,那头靠江有河,河流比咱们县可多得多,故此水产上也比咱县里要丰富。”
  康和道:“明日我前去与他钱,他备好了地契,再要与咱一个芳县里可靠人的地址,那人是孟老爹的表兄弟,教咱买苗子,便去寻那人。”
  范景听罢,倒放心了些,既有门路,那事情便要好办得多。
  如此过了十月,秋收事宜忙尽,康和跟范景便预备着弄养水产的事。
  他们也是头回弄这块儿的买卖,手底下也没有合适的人差遣去芳县,索性是两人亲自前去一趟。
  收拾了些物品,取了路引,驾着一辆骡车便出门了。
  这至芳县说近不近,说远也算不得远。
  若是步行前去少不得三五日,若驾着车子,一两日也就到了,车马要再快些,一日的功夫也能赶到。
  晚秋临近冬月的天儿已是有些冷了,两人穿戴的厚实,一路顺着官道奔去芳县。
  说来,范景长到这样大,竟还是头回出县城到外乡去。
  这许多平头老百姓,生在一处上,若家乡没有遭灾遭病变,多是有人一辈子都不曾出过县城。
  一路上官道还多热闹,并不似那般十里间不见个人影的空道。
  过了秋,入冬便是年关,不少商户都在这阵儿上奔走,四处前去收买粮食的,倒卖年货的,甚至还有押镖的队伍。
  两人在驿站上歇息,给水囊续热水时,遇着个常年在外跑动的商人,多是健谈。
  他同康和还有范景说这两年县与县间的官道是愈发热闹了,天下平顺,经营生意的人户便多了起来。
  老百姓日子过得安定,手头也富裕了不少,生意要比早几年刚刚停了战事要好做许多了。
  两厢谈得还多融洽,又结伴行了一段路,作别时,那商人与了康和范景一些外乡弄得的茶叶,还有一盒茯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