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但大哥是未来皇帝 第64节(2 / 4)
“……”鱼映霄被骂得脸色涨红,杵在堂上胸口起伏个不停。
鱼照影刚去府门外处理好了被审刑院送上门的“搅屎棍”和一群看热闹的百姓,回来老远就听见父子俩的争吵声。他面色平静,如常进入大堂,捧手说:“父亲,已经处置好了。”
文华侯欣慰地说:“在溪稳重。”
这话刺着了鱼映霄,他瞥了眼鱼照影,说:“我当你和燕家小公子有多不似亲兄弟胜似亲兄弟呢,真遇见了事,你在他心里和陌生人也并无甚不同啊,还不是把咱们鱼家的脸面踩在脚底下作践。”
“兄长慎言。”鱼照影蹙眉,“私下是私下,可逢春如今是审刑院使,若是在公事上有所偏私,不仅是害了他自己,也是害了咱们鱼家。”
“不错,公事上要避嫌。”文华侯叹气,“审刑院是陛下的刀,私下就得对任何臣子无情,否则传入宫中,咱们分说不清。况且!”
他语气加重,瞪着鱼映霄,“你自己做的蠢事,牵连了家里,如今还要责怪为你擦屁|股的兄弟吗!”
鱼映霄哽了哽,没说话,臊着张脸杵在原地不说话。
文华侯看着眼前这两个儿子,一个暴躁冲动,一个温和稳重,心中的天平已经出现了倾斜。他看向鱼照影,“在溪,你去备一份礼,咱们晚些时候去乌家上柱香。还有你,”冲鱼映霄,“自己提前想想措辞,待会儿到了乌家怎么和人家赔罪!”
鱼映霄哪里拉的下脸,说:“乌家是死是活还不知道呢!”
文华侯摩挲着扶手,没说话。
“原本是四分死,六分活,可今日出了这样的事情,怕是会七分活了,毕竟陛下对乌尚书是有感情的。”鱼照影见文华侯犹豫,劝道,“况且父亲与乌家同朝为官多年,一直敬重乌尚书,怎么也要去上柱香感谢乌尚书多年来的教导照顾,否则传到三皇子或陛下耳中,未免觉得咱们鱼家薄情。”
“在溪说的有理。你,”文华侯指着鱼映霄,“还不滚下去准备!”
鱼映霄气冲冲地走了,气得文华侯头疼。
逆子!
*
燕冬料理完事情后并没有离开,很快,宫中派吕鹿前来吊唁,他心中才真正地安心了。
吕鹿是吕内侍的徒弟干儿子,承安帝派遣他来,就是代表自己。
自吕鹿来了,乌家门前往来吊唁的人一茬儿接一茬儿,人心善于斟酌,可见一斑。
皇后昨夜受凉高热,三皇子入宫侍疾,得到消息出宫后先回府了一趟,他的皇子妃毕竟是乌家的嫡出孙小姐,没有不来吊唁的道理。
夫妻俩跨过月洞门,乌碧林入了皇家玉牒,不必戴孝,只着素服。
坐在廊下喝茶的燕冬起身行礼,“三殿下。”
“逢春。”三皇子在石桌前停步,“这几日辛苦了。”
“不辛苦。”燕冬看着三皇子略显苍白的脸色,关心道,“近日多雨,夜里寒凉,殿下要注意身子。”
三皇子笑着颔首,迈步走出两步,侧身看向站在原地的乌碧林,温和地说:“碧林,走吧。”
乌碧林看着燕冬,说:“你得意了?”
“我在乌尚书的丧仪上得意什么?”燕冬也看着乌碧林,心平气和地说,“三皇子妃,死者为大,今日就别发疯了。”
“疯?你该问问你的三表哥,”乌碧林笑盈盈地看向三皇子,“明知我疯,为何还要带我出来?”
燕冬拧眉,“你是乌尚书的嫡亲孙女,你不该来?”
“都围在这里做什么?”燕颂和五皇子从月洞门进来,上前和三皇子互相见礼。 ↑返回顶部↑
鱼照影刚去府门外处理好了被审刑院送上门的“搅屎棍”和一群看热闹的百姓,回来老远就听见父子俩的争吵声。他面色平静,如常进入大堂,捧手说:“父亲,已经处置好了。”
文华侯欣慰地说:“在溪稳重。”
这话刺着了鱼映霄,他瞥了眼鱼照影,说:“我当你和燕家小公子有多不似亲兄弟胜似亲兄弟呢,真遇见了事,你在他心里和陌生人也并无甚不同啊,还不是把咱们鱼家的脸面踩在脚底下作践。”
“兄长慎言。”鱼照影蹙眉,“私下是私下,可逢春如今是审刑院使,若是在公事上有所偏私,不仅是害了他自己,也是害了咱们鱼家。”
“不错,公事上要避嫌。”文华侯叹气,“审刑院是陛下的刀,私下就得对任何臣子无情,否则传入宫中,咱们分说不清。况且!”
他语气加重,瞪着鱼映霄,“你自己做的蠢事,牵连了家里,如今还要责怪为你擦屁|股的兄弟吗!”
鱼映霄哽了哽,没说话,臊着张脸杵在原地不说话。
文华侯看着眼前这两个儿子,一个暴躁冲动,一个温和稳重,心中的天平已经出现了倾斜。他看向鱼照影,“在溪,你去备一份礼,咱们晚些时候去乌家上柱香。还有你,”冲鱼映霄,“自己提前想想措辞,待会儿到了乌家怎么和人家赔罪!”
鱼映霄哪里拉的下脸,说:“乌家是死是活还不知道呢!”
文华侯摩挲着扶手,没说话。
“原本是四分死,六分活,可今日出了这样的事情,怕是会七分活了,毕竟陛下对乌尚书是有感情的。”鱼照影见文华侯犹豫,劝道,“况且父亲与乌家同朝为官多年,一直敬重乌尚书,怎么也要去上柱香感谢乌尚书多年来的教导照顾,否则传到三皇子或陛下耳中,未免觉得咱们鱼家薄情。”
“在溪说的有理。你,”文华侯指着鱼映霄,“还不滚下去准备!”
鱼映霄气冲冲地走了,气得文华侯头疼。
逆子!
*
燕冬料理完事情后并没有离开,很快,宫中派吕鹿前来吊唁,他心中才真正地安心了。
吕鹿是吕内侍的徒弟干儿子,承安帝派遣他来,就是代表自己。
自吕鹿来了,乌家门前往来吊唁的人一茬儿接一茬儿,人心善于斟酌,可见一斑。
皇后昨夜受凉高热,三皇子入宫侍疾,得到消息出宫后先回府了一趟,他的皇子妃毕竟是乌家的嫡出孙小姐,没有不来吊唁的道理。
夫妻俩跨过月洞门,乌碧林入了皇家玉牒,不必戴孝,只着素服。
坐在廊下喝茶的燕冬起身行礼,“三殿下。”
“逢春。”三皇子在石桌前停步,“这几日辛苦了。”
“不辛苦。”燕冬看着三皇子略显苍白的脸色,关心道,“近日多雨,夜里寒凉,殿下要注意身子。”
三皇子笑着颔首,迈步走出两步,侧身看向站在原地的乌碧林,温和地说:“碧林,走吧。”
乌碧林看着燕冬,说:“你得意了?”
“我在乌尚书的丧仪上得意什么?”燕冬也看着乌碧林,心平气和地说,“三皇子妃,死者为大,今日就别发疯了。”
“疯?你该问问你的三表哥,”乌碧林笑盈盈地看向三皇子,“明知我疯,为何还要带我出来?”
燕冬拧眉,“你是乌尚书的嫡亲孙女,你不该来?”
“都围在这里做什么?”燕颂和五皇子从月洞门进来,上前和三皇子互相见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