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最可疑的还是醉颜的回答,若是普通丫鬟,他大可如实回上一句“丫鬟而已”,偏偏回的是“私事”。
  越想,萧元君越觉得“私事”二字值得推敲,
  他现在对纪宁,倒真不一定知根知底。
  他起身,背着手从屋头踱到屋尾,就这么旁若无人地踱了几个来回后,他忽然停住看向海福,“去,赶紧派人去查清楚。”
  海福得令,“奴才这就去。”
  前脚海福离殿,后脚赵禄生就找了过来。
  看见愁眉不展的君王,赵禄生问:“陛下有心事?”
  萧元君叹气,邀其与自己移步偏殿。
  君臣落座,萧元君紧接着又是一声长叹,“除了右相,朕现在哪里还有闲情忧心别的。”
  赵禄生当他是在忧心纪宁被禁足一事,他捋了捋长须,“今日老臣来,正是为纪大人一事。陛下当真要一直将纪大人禁足?”
  想起这事,萧元君更是一阵头疼,“朕现在根本劝不住他,若不禁足,他估计早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提出立新法了。”
  赵禄生点一点头,听他继续说。
  “侯贺刚死,这个节骨点提变法不是火上浇油吗?朕真不知道,他何时变得这样顽固激进。”
  确实顽固,确实激进。但赵禄生并未直接表明赞同之意,他劝道:
  “纪大人本意不坏,只是办事方法欠妥。眼下十国来朝的日子逼近,北狄前年才在我边关惹起过动乱,此次却选择入京,恐目的不纯,有打探之意。”
  留意到君王脸色没有不虞,他继续:“纪大人常年驻扎北疆,又是最熟悉北狄的人,北狄也最为忌惮他。届时盛会,纪大人若不出席,被北狄看出陛下与他心生嫌隙,恐对我朝不利。”
  其中利弊,萧元君自然早已熟知。
  他自是不愿被北狄看出他与纪宁不睦,只是禁足的圣旨刚下,现在解除,君威何在?
  这一点赵禄生亦考虑到了,他提议:“过些时日就是冬至节,陛下可以恩准纪大人出府祭拜先祖。具体如何安排,陛下自请定夺。”
  萧元君恍然,约莫算了算日子,冬至确实将至。
  他谢过赵禄生,“多谢先生提点。”
  赵禄生不敢当,连连回绝,二人坐着又聊了片刻,赵禄生告退。
  …
  越是临近冬至,气温越是严寒。
  纪宁的咳疾总不见好,夜里还时常低烧不退。
  眼瞅着快到日子,在阿醉的苦口婆心下,他才打消了冬至当日外出祭祖的想法。
  不过虽说外出祭祖省了,但还是要去祠堂祭拜。
  因此到了冬至那日,纪宁一早睡醒就被阿醉准备的衣裳,里三层外三层地裹严实了。
  临出门,阿醉又抖开一件貂绒披风,说什么都要为他披上。
  纪宁苦笑,“这些衣服加起来有十斤重,阿醉,我要呼吸不过来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