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老夫子摇摇头走了。
  每天申时,伏棂就在私塾院子里讲故事。翠儿总是最早来,帮伏棂搬凳子、摆桌子。有次下雨,她还跑回家拿来蓑衣给伏棂披上。
  伏棂发现翠儿记性特别好,听过的故事都能复述出来。有次她嗓子疼,翠儿就站出来说,“我替夫子讲。”
  她讲得有声有色,其他孩子都鼓掌。
  一段时间后,伏棂教翠儿认字,用的是树枝在沙地上写。翠儿学得很快,没几天就能写自己的名字了。
  有天翠儿没来听故事。伏棂去她家找,看见小姑娘躺在床上,额头滚烫。
  她娘说翠儿上山采药,想卖了钱交束脩,结果淋雨着了凉。
  翠儿她娘受宠若惊,早听说这个伏夫子是个顶好的人,就因着翠儿今天没去听故事,居然亲自来她家跑一趟。
  看来她妹子,也就是王婶,说得果然不错。
  伏棂掏出二十文钱放在桌上,“给孩子买点药。”
  翠儿娘死活不肯收,伏棂摇摇头,“算我借给翠儿的,等她好了来私塾帮忙抵债。”
  说完她就走了。
  翠儿病好后,真的来私塾帮忙扫地、擦桌子。
  陈夫子知道,也没说什么,算是默许了。
  这些天,他看得出这个远房侄女想做什么,是拦不住的,索性全听伏棂的了。
  书架上的书渐渐多了起来。有伏棂买的,也有村民送的。
  还有个走货郎送来一本,说是听故事的孩子们凑钱买的。
  这事传开来,羡慕的白潋也想凑过去听听,但她没那空。只有平时和伏棂说到这事,才会求伏棂给她讲几个。
  两个月光景,这春衫还没穿旧,日头愈发毒辣。
  蝉晚晚扯着嗓子叫,老黄狗都趴在墙根,直喘气,尾巴都懒得摇一下。
  相较于他人,白潋的这个夏天过得很好,有伏棂送的香囊护身,连只蚊子都不见咬的。
  这天早上,白潋拿出了存放许久的薄荷叶粉,就是用她之前摘下来的薄荷叶晒干了磨成的粉。
  如今算是到了吃的时候。
  薄荷饼在夏天吃起来,更爽口。凉凉的,一口下去不仅赶跑了炎热,还振奋了精神。
  每年的大暑,是一年最热的时候,她算了算时间,已经到了。
  谁能拒绝在大暑前后吃一份薄荷饼呢?
  此刻她就戴着香囊,做着薄荷饼。
  如今白潋的兜里有不少钱,可她还是不敢乱花。像买这些面粉时,她费了不少功夫讲价。
  这天气闷热得慌,薄荷饼清香清凉,适合在暑热季节或油腻饮食后食用,既能解暑开胃,又能解腻醒神。
  这薄荷叶,只消放一点点,整个饼子就都有味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