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婴知道水月国师在车驰国,不论宫廷民间都甚是推崇,苏王待他简直言听计从。
  那么假如苏清河真在这个时候暴毙,依照国师的预言岂不是说车驰国运衰竭?那么前线的战士们闻此不祥之噩耗,还有勇气奋战吗?军心因此动摇,再被有心人煽动,一败涂地也在顷刻之间,那么身为盟友,车驰溃败了,凌敬的势气也一定备受打击,局面会大为不利。
  所以就算苏清河再怎么想死,他也决不能够在这个时候去死!
  于是林婴亲近他,陪伴他,开解他,甚至偶尔,还费好些心思想方设法的逗笑他。
  只求缠得他再没闲暇去动那些‘死了远比活着好’的念头。
  只是这些心底话,林婴无论同蓝彩蝶关系多好,也绝不会向她吐露半个字的。
  她是一个天生的骗子。这一点,可能只有她自己知道。
  从小到大,人前人后,她都是一个规矩体面的人,上到大德仙长,下到臣属侍从,无一不崇敬她,仰慕她,赞美她。她是所有贵族交口称赞的人,更是女子典范。
  只有林婴自己知道,她虽然很会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应有的善意和热情,但内心往往不为所动,整个世界对于她,除了林隐鹿,再也没有谁是不同的。
  直到她来到这里,遇见蓝彩蝶。
  在此之前,林婴从未觉得同谁如此投契,她喜欢她快人快语,喜欢她洒脱磊落,虽然她看上去精明,算计,过分成熟,贵族堆里数她少教又浅薄。
  但林婴心里给她的评价,反而是比一般人更纯粹的单纯和可爱。
  她仿佛总是无所顾忌,她不像林婴那样,无论是逢迎一个人,还是规避一个人,永远都是含蓄稳妥,不着痕迹的。
  所以通过一个人的外表,究竟能看出什么来呢?
  外人眼里的林婴,或许同旁人只有五分好,同蓝彩蝶至少八分好,同苏清河大概九分好。
  但其实,她看旁人如云烟,一分尚且称不上。同苏清河嘛,交集渐深,勉强算付出了三五分的真意。对蓝彩蝶这八分反倒真情实意更多些,她是林婴欣赏的人,也是她十几年来唯一一个,发自内心赤诚相待的朋友。
  只可惜,就在今晚,在这张其乐融融的暖床上,林婴在黑暗中张着眼睛,耳畔是蓝彩蝶睡去以后清浅的呼吸声。
  林婴失眠了。
  也不全是因为明日将要有林隐鹿的消息,而是她发觉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将所有的心事向着蓝彩蝶和盘托出,哪怕她能将家里的丑事、甚至逃跑的路线全部一一相告,林婴仍然,无法对她做出对等的付出。
  她开始怀疑自己,审视自己,她是不是永远无法与人倾心相待了?原来她同蓝彩蝶所谓的好,也只不过心里有十句话,能对她说出来八句话,不欺骗她这种程度罢了。她深刻的明白那其余被她保留下来的两句话,她永远不能,也不想对她说出口。
  所以我这个样子,是否,仍然很薄凉呢?
  七岁的时候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用在她身上,林婴便明白,这似乎不是一句好话。
  当时,她刚刚亲手将自己养了四年,意外死掉的狗,扔给哥哥养的老虎当午餐,此举震惊好多人,亲近些的忍不住过来劝她说:就算不把小狗埋掉,也应该扔去哪个僻静地,怎么能拿它去喂老虎呢?
  但是林婴仿佛体味不到,这么做有何不妥。
  直到后来,因为这老虎常常与此狗玩在一处,看着小狗的尸体,竟不忍下口,没有吃它。
  所以宫人们都说,虎狼尚且不忍心的事,公主竟然干得出来?
  这‘薄凉’二字,不知被谁第一个提起,之后又被无数张嘴巴碎碎念,再顺着风吹到了她的耳朵里。
  可是她也没有太在意,她还是她。
  再后来又过去一年,有人跑来禀告她,侍奉她的奶娘逢春过世了,当时她正在读经,‘哦’了一声继续看书,来者惊怔了片刻,忍不住加大声音提醒她道:“公主殿下,您的奶娘,逢春姑姑她死啦!她真的死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