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法拉第细细回忆,确实在黛玉的帮助下,当时他的灯泡推广还在柏林屡屡碰壁时,黛玉就已经开始在潇湘馆传开,如此算来,在国王眼中,灯泡发明第一人还真的是东方人。
  即使这样,法拉第也不愿意将这样的名声拱手相让,这可是他两辈子的心血。
  黛玉看出法拉第心中的窘迫,忙道:“我不会白白沾了你的名声,只是这件事你得先暂缓一下,等国王的事情结束,我会回到东方向世界表明这灯泡的实际来源是出自你的手中。”
  法拉第听见黛玉如此说,便不再说什么,只是疲惫不堪地摆摆手,表示自己得先在巴黎休息一阵子,他不想再回柏林看到戴维先生那副面庞。
  黛玉笑道:“有国王出面,戴维先生他得意不了多久。”
  就在二人在外头谈话的同时,宫里头的国王已经开始命下人拿来纸笔。
  路易十六坐在王座上,开始给英国国王写信,自从反法联盟赶跑拿破仑后,英国和法国之间的关系就缓和许多。
  虽然在北美洲的殖民地上这两个国家仍有不少分歧,但在欧洲地区,两个国家之间还是暂时能够平和相处。
  戴维作为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在英国科学界有着极高的声望,甚至有人传言,英国国王将会给戴维先生一个爵位,一个科学家凭借丰富的学识和各种时代性的发现,能拿到国王封赏的爵位,还是头一次听说的。
  但这一切都因为路易十六递的一封信而发生了改变。
  林黛玉送走法拉第,走上楼上,就瞧见宝琴向她走来,宝琴虽然已经来到巴黎一段时间,身上仍是穿着华夏的传统服饰。
  宝琴并没有穿上宫里送给各种法式衣裙,因为她认为这些衣服不太符合自己心目中的价值观。
  比如宫里送来的露肩的法式长袍,这对她来说实在是太可怕了,如果她在贾府穿这类衣服,一定会被下人们羞耻她的衣着,把她当成是那种风月场所的女子。
  虽然现在宝琴远在欧洲,那些随她同行的下人难保在回去后对她添油加醋地编造,因此宝琴只能保持平常的东方服饰,不肯逾矩一步。
  “公主,今天我瞧见了一样好东西。”宝琴手中拿着一份报纸,拉了黛玉的手就回到房间。
  在几周的相处和学习,宝琴对黛玉一见如故,她没想到眼前这位公主竟然会那么了解自己,于是过了几周,她们之间的感情就已经情同姐妹,甚至险些忘了自己是来作为教书人的目的前往法兰西。
  黛玉对宝琴的变化倒是在意料之中,当初皇上宣旨让她下西洋,最重要的目的是从西方买来不少奇珍异宝,宣扬国威,而作为公主的教师去法兰西,不过是顺便的事情罢了。
  宝琴拉黛玉到长桌边,铺开报纸,黛玉一眼就认出是南希的报纸。
  只见宝琴笑着指向报纸上的一首诗词,笑说:“安尼又出新诗词了,这可是你最喜欢的。”
  黛玉笑道:“安尼的每一首诗词我都很喜欢。”
  “不仅是这诗词,这个报纸的内容确实很有启发性。”宝琴现在已经把德语学得很好了,报纸上那些复杂的内容她也能看懂个大概。
  黛玉收到报纸后,只看到自己的诗词,就被王后叫了出去,没有注意到报纸上的其他内容。
  顺着宝琴的指向,黛玉看到报纸上的公社一词,心中有些好奇,于是继续瞧下去,上面写着什么自治权以及各种自卫军。
  虽然黛玉并不是很理解上面的字词,但也能猜出这些词语应该是极力遭受到国王的反对的。
  因此这些字词她在某些书上遇到过,她想起伏尔泰和女皇之间的信件也有提到这些字词。
  但是对于这些字词,女皇是极力反对的,因此路易十六不可能会放任这种报纸流传在巴黎。
  但巴黎不是维也纳,维也纳的大公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封杀安尼这种笔名是轻而易举的,更不用说一家报社。
  而在巴黎,自从经历法国大革命后,国王的地位一落千丈,路易十六本也不是什么雷厉风行的人,因此他也禁止不了这个在他眼中大逆不道的报纸。
  而这家报纸,凭借着安尼的名声,更加广为人知,而除了安尼的作品,报纸上其他的内容也跟着沾了光。
  公社一词渐渐在巴黎的贫民窟和普通人家间传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