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又不止用一台。”黛玉笑答,她现在得找块地皮来作为她的印刷厂。
  但她作为一个闺阁女子,肯定是没有权利去买这些地皮,但若是以鸿胪寺的名义,那这一切就名正言顺。
  温城听说黛玉需要地皮,感到不解,说“林姑娘,你不是说只是整理这些西域档案,怎么又要起地皮来了”
  黛玉笑道“这些整理好的东西是需要印刷出来的,我们可以利用地皮建造一个印刷厂。”
  “林姑娘说笑了,我可以去印刷局求他们把林姑娘整理好的书籍印刷出来,倒也不必大费周章去建造一个厂。”温城作为鸿胪寺的领头,去做这些事还是能够的。
  “他们的速度太慢了。”黛玉摇头,“如果鸿胪寺的印刷和这印刷局联上关系,日后经济上肯定有不少麻烦。”
  黛玉觉得要从鸿胪寺做起,就要保证自己的西域档案改编从头到尾都是自己人,这是她去观察欧洲印刷厂得出的结论。
  温城相信黛玉,便依照她的要求去做,他也希望鸿胪寺能借此机会翻身,因为宫中发的钱是在是不够花。
  鸿胪寺能从宫中拨到一块地皮也不难,温城以扩大春市商铺面积为由,很轻松地在春市附近拿到一块地皮。
  黛玉的印刷厂建设看起来正十分顺利地进行,至少比黛玉想象中的要顺利。
  她的永竹园也不是总是冷冷清清的,这一日宝钗和宝玉又上门拜访她,希望她能再返回贾府。
  “林妹妹,你不在的日子,宝兄弟都失魂落魄的。”宝钗笑道,一旁的宝玉也只是痴痴呆呆的。
  黛玉当然不会回去,说“我整日在鸿胪寺忙得千头万绪,哪里有时间回去。”
  三人又说笑一阵,宝钗提到宝琴,说“前几日琴儿来信,说再过几周就上岸真真国,现在我约莫着她已经到岸上,不知道她在那边怎么样。”
  黛玉心中计算了一下时间,薛宝琴已经出去快几个月,现在已经是暮春时间,又顺风顺水,确实快到岸上了。
  第70章
  薛宝琴在船上才知道她去的真真国实际名字叫做法兰西,听闻那些来接她的使者说,这位法兰西公主在天花的战斗中就做出不少贡献,除此之外,这位公主还成功靠指挥打败一位常胜将军拿破仑。
  宝琴越发对这位公主产生好奇心,她很想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个怎么样的人物。
  他们的船终于停靠在马赛港口中,宝琴在下船后第一时间就是跟随使者前往巴黎。
  而她带来的那些商人们则在马赛港做些生意,没有跟随宝琴一起去巴黎。
  在前往的路上,她很明显感受到这里的风土人情和东方完全不同。随即宝琴从一家书店买了本诗集,从小游历四方的她每到新的地方,总是会习惯性地去搜罗当地的文学作品,以此来更好地了解当地风土人情。
  宝琴本来就有点洋语的基础,在海上的大船期间,她也花很多时间来学习洋语,因此现在的她还是能比较好地掌握洋语,除了基本的日常交流,她也能勉强看懂一些外国作品。
  如今这本诗集就摊在她的膝前,宝琴轻轻地念出诗集的名字,第一遍她没读懂, 第二遍她还没念完时,就感觉莫名的熟悉感扑面而来。
  “潇湘集。”宝琴浅笑,“没想到在西方也有个潇湘的名号。”她马上就想到黛玉的潇湘馆,以及黛玉的雅号潇湘妃子。
  宝琴注意到诗集的扉页上署名安尼,听卖书的老板说,现在的欧洲正流行安尼的作品,作为一名文化人,如果没有看过安尼的作品,肯定是会被他人狠狠嘲笑的。
  因此宝琴才买下这本诗集。
  她翻开诗集,上面的诗歌虽然是用德语写出来的,但宝琴还是略读懂了个大概。
  宝琴感觉十分不对劲,这首诗歌她好像在哪里见过一般,她再读第二首,就十分确定这些诗歌她读过,不过不是用德语写出来的。
  这些菊花诗她是从薛宝钗口中得知的,但宝琴只记住了黛玉的作品,而如今在眼前的诗集上,就正是黛玉写的菊花诗。
  “这不可能。”宝琴心想,又往后翻下去,吃力地把这些德语在心里翻译成中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