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3 / 3)
宋元仪望着眼前的酸枝木百蝶图薄纱屏,紧张地问身旁的侍女墨梅:“谢大人真是请到了?”
墨梅:“是。请了好几回,还是我说不还这个情,小姐睡都不安稳,又恰好约的这日谢大人休沐,这才同意来。”
宋元仪稍稍放松了一点,眉眼含笑:“那就好。”
她的话音刚落,就听到前边的仆役传来声音:“大人这边请。”
扶栏下的湖面倒影着一个身姿挺拔的郎君,正朝她所在的幽亭处走来。
他今日穿着一件缃色窄袖襕衫,在满映碧竹的湖面中,那一抹移动的金黄色,恰是叠翠流金。
“宋小姐。”
宋元仪连忙站起来,朝着纱屏对后面的谢庭钰礼貌行礼:“谢大人。”
二人隔屏坐下。
墨梅吩咐下面的人送上早已准备好的美酒糕果。
宋元仪之所以宴请谢庭钰,是因为上回在兵部尚书府上吃宴时,有一家公子喝多了耍酒疯,下人们不敢太拘着他,被他冲出来直直往她身上扑。
幸好谢庭钰出现及时,将对方的手脚用勒帛捆了起来,免了她被扑倒摔进湖里的难堪窘迫。
宋元仪坚持派人请他,也是因为担心他日后会以“还情”的缘由,叫她做一些令她不喜的事情,不如先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找机会还掉这个恩情。
宋元仪今年十七,原是儋州巡盐御史家的女儿,十二岁那年父母双双病亡,带着一个嬷嬷和两个丫鬟前来玉京投奔祖父——定国公。
她十五岁就以“春夏秋冬”各一首组成的《四季乐辞》,名满玉京。
谢庭钰闻“才女”佳名已久,正好借着这次宴请,与她隔屏畅聊了一番。
恍惚已是日暮时分。坛中美酒已然饮尽。
凉爽的秋风将翠绿的竹叶片片吹落轩亭里。
谢庭钰清楚宋元仪今日请自己来的主因是什么,捻起落在长桌上的一片竹叶,温声问道:“宋小姐可愿相见?”
隔着屏风这朦朦胧胧的薄纱,宋元仪能隐约看见表情真挚的谢庭钰。
宋元仪不懂官场风云,只知祖父家中各个当官的长辈或哥哥,对左少卿颇有微词又十分敬畏。
而她的另一位好友——隔街英国公府的三公子——黎堂真,正好在左少卿手下当值,他对这位顶头上司却是交口称赞,钦佩不已。
↑返回顶部↑
墨梅:“是。请了好几回,还是我说不还这个情,小姐睡都不安稳,又恰好约的这日谢大人休沐,这才同意来。”
宋元仪稍稍放松了一点,眉眼含笑:“那就好。”
她的话音刚落,就听到前边的仆役传来声音:“大人这边请。”
扶栏下的湖面倒影着一个身姿挺拔的郎君,正朝她所在的幽亭处走来。
他今日穿着一件缃色窄袖襕衫,在满映碧竹的湖面中,那一抹移动的金黄色,恰是叠翠流金。
“宋小姐。”
宋元仪连忙站起来,朝着纱屏对后面的谢庭钰礼貌行礼:“谢大人。”
二人隔屏坐下。
墨梅吩咐下面的人送上早已准备好的美酒糕果。
宋元仪之所以宴请谢庭钰,是因为上回在兵部尚书府上吃宴时,有一家公子喝多了耍酒疯,下人们不敢太拘着他,被他冲出来直直往她身上扑。
幸好谢庭钰出现及时,将对方的手脚用勒帛捆了起来,免了她被扑倒摔进湖里的难堪窘迫。
宋元仪坚持派人请他,也是因为担心他日后会以“还情”的缘由,叫她做一些令她不喜的事情,不如先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找机会还掉这个恩情。
宋元仪今年十七,原是儋州巡盐御史家的女儿,十二岁那年父母双双病亡,带着一个嬷嬷和两个丫鬟前来玉京投奔祖父——定国公。
她十五岁就以“春夏秋冬”各一首组成的《四季乐辞》,名满玉京。
谢庭钰闻“才女”佳名已久,正好借着这次宴请,与她隔屏畅聊了一番。
恍惚已是日暮时分。坛中美酒已然饮尽。
凉爽的秋风将翠绿的竹叶片片吹落轩亭里。
谢庭钰清楚宋元仪今日请自己来的主因是什么,捻起落在长桌上的一片竹叶,温声问道:“宋小姐可愿相见?”
隔着屏风这朦朦胧胧的薄纱,宋元仪能隐约看见表情真挚的谢庭钰。
宋元仪不懂官场风云,只知祖父家中各个当官的长辈或哥哥,对左少卿颇有微词又十分敬畏。
而她的另一位好友——隔街英国公府的三公子——黎堂真,正好在左少卿手下当值,他对这位顶头上司却是交口称赞,钦佩不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