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实际上呢,是个人都知道敛财肯定是为了私吞。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以陶谦现在这“亲小人远贤臣”的昏庸模样,就算没有外界的威胁徐州也早晚都要四分五裂。
  既然徐州早晚都要四分五裂,不如直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给徐州换个州牧。
  不对,是取消徐州牧的编制。
  桀桀桀桀桀桀。
  荀老板大反派似的笑完,然后开始思考下一个问题。
  祢衡在屯田大营劳改了这么多天知道错了没?这年头厉害的喷子不好找,也不能一直让他在田里挑粪。
  ……
  徐州下邳,州牧陶谦和亲信齐聚议事厅,脸上的表情相当不好。
  这两年北方征战不休,并州、幽州、冀州离得太远影响不到徐州,周边的青州、兖州、豫州、扬州却不能不管。
  他到徐州后借泰山贼之势将境内黄巾贼全部赶到北边青州,之后又让泰山贼守在北方琅琊郡防止黄巾贼南下,之后便无需再担忧境内有贼寇作乱。
  徐州乃兵家必争之地,他既然已经成为徐州牧便不能没出息的据地自守,而是得凭借现有的地盘图谋更多。
  他原本想的是趁黄巾贼攻打兖州撺掇兖州各郡国内斗好渔翁得利,万万没想到兖州牧刘岱会莫名其妙亲自上阵迎敌,更没想到堂堂州牧能死的那么草率。
  兖州乱起来后的确有人渔翁得利,可惜得利的不是他,而是原本连小小东郡都没能掌控的曹操。
  行,曹操当兖州牧就让他当,算他运气好就是。
  兖州一共八个郡国,八个主官在之前的战乱中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都有小心思,明面上愿意接受曹操这个州牧不意味着心里也信服,只需稍加挑拨便能让他们再次再次生乱。
  可是!你曹操都当上州牧了为什么还和荀氏好的跟一家人似的?接受别的势力入驻兖州是认真的吗?
  陶州牧不明白,以己度人他肯定不会允许不属于他的兵马驻守治下城池,可偏偏曹操同意了。
  豫州的兵马进驻兖州之前,他已经想好曹操是怎么死的了。
  豫州的兵马进驻兖州之后,他改成想好和曹操作对的兖州世家是怎么死的。
  毕竟颍川荀氏虽为世家却出了个杀星,他们杀起豫州世家都毫不客气,断不可能对兖州世家手下留情。
  打起来好,打起来他才好想办法继续当渔翁。
  结果没等他想好怎么谋夺兖州,冬天的寒灾就打了他个措手不及。
  他到徐州后引以为傲的就是对内政的治理,别处的百姓忍饥挨饿流离失所,他徐州的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谁来都得夸他这个州牧治理有方。
  徐州五谷丰登固然有运气好不曾受到战火波及的缘故,但是他的精心治理也功不可没。
  奈何徐州的好运结束在上一个冬天,他的好运也结束再上一个冬天,寒灾之下粮食减产,连续几次动兵也都以失败告终,荀氏那小子甚至蹬鼻子上脸直接派兵到徐州境内放肆。
  这能忍?
  “荀明光派兵进入琅琊之事,诸位怎么看?”
  议事厅中一片寂静,许久,别驾赵昱才打破了沉寂,“曹兖州之父避难琅琊,大人近来屡次兴兵,曹家大公子带兵前来迎接护送也在情理之中。”
  陶谦抬起头,冷笑一声,“听元达的意思,还是老夫的不是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