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儒们来到书院之后都觉醒了仓鼠属性,每天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看书案上用了一半的纸张有没有补全。
  诶嘿,每天都有补。
  不光他们有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纸张,连半个月后的考试也都不再使用竹简,要知道报名参加考试的士子足足有六千多人,怕是青州和青州附近能赶过来的士子都赶过来了。
  如此财大气粗,不愧是荀小将军。
  财大气粗的荀小将军没有把纸张的真实价格告诉几位大儒,现在还不到公开真相的时候,老爷子们还是继续过他们的“奢靡”生活吧。
  试卷很好选,毕竟已经分好甲卷乙卷丙卷,出卷之前也和老爷子们说过要学问和庶务兼备,现在只需要挑张顺眼的就行。
  幸运卷和备用卷都要送去印刷,等到开考前一天再由精兵护送到书院,考试当天由他麾下的精兵负责监考,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还能再卡一波心理素质。
  试卷安排好,接下来就是唠嗑时间。
  老爷子们要等到考试结束才能出门,虽然在书院里也能说话聊天看书写文章,但是总归没有在外面自由。
  不来也就算了,来了就陪老爷子们解解闷。
  他没文化不重要,他爹他叔他全家有文化就行,没本事凭学问融进大儒圈子还不许他套近乎走后门?
  很巧,郑玄等人也有些事情想要确定。
  竹简笨重,不管是传抄还是使用都不方便,用过小将军拿给他们的纸张和书本后没有人再想继续用笨重的竹简。
  纸张轻便,所以容易传播。
  郑玄出身农家深知求学不易,世家子有家学传承可以早早习六书明句读,没有家学传承的贫家子就算有老师愿意收也很难博览群书。
  不是所有人都和他一样来者不拒,更多的还是会挑学生的老师。
  书简是传家宝,除了自家人以及被承认的得意门生也很少有哪个老师愿意把书房敞开来给其他学生看。
  纸张轻便但昂贵,就算是皇家也不能随意取用,如果不方便用竹简他们更偏向用绢布而不是纸张。
  然而根据他们这几个月的观察,荀小将军送来的这些纸张极有可能没那么贵,甚至可能“低廉”到寻常百姓也能买得起。
  他们不知道这些纸张是怎么造出来的,也不知道那些书本要经过多少道工序,只听外面的传闻的话就是一个字“贵”,可还有一句话叫“传闻不可尽信”。
  如果纸张真的和传闻中一样昂贵,他们书案上的纸不会每天都在补充。
  养兵要花钱,赈灾济民要花钱,荀小将军初来乍到,就算荀氏家底丰厚也绝对不会把钱花在这种无关紧要的地方,有钱多买些粮多救些百姓不好吗?
  荀小将军什么性情他们能看出来,有钱都花在刀刃上,也不会为了面子花冤枉钱。
  没有意外的话,荀氏工匠造纸的成本不会高,印刷装订成册的成本也不会高。
  知识是世家的根本,像现在这样以高价卖出或者只给自家人用还好,如果印有典籍的书本能大规模传播,全天下的世家大族都会对荀氏群起而攻之。
  豫州是什么情况他们不清楚,并州是什么情况他们也不清楚,只看小将军在青州的行事风格,他们怀疑这胆大妄为的小将军真的敢站在所有世家的对立面肆意妄为。
  身为读书人,他们希望所有读书人都能用上轻便易于携带的书本纸张,希望田间幼童也有机会拿起纸笔学习,希望全天下识荣辱知礼节。
  但是身为小将军请来教书的士人,站在小将军身边人的立场上来想,他们觉得这是在玩火。
  这几天在书院闲着没事儿他们几个老家伙聊了很多,从纸张书本再到小将军这新奇的考试选官之法,越聊越觉得心惊,越聊越觉得小将军要掀了世家的天。
  虽然事情和他们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小将军能不能稍微透露一下好让他们有点心理准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