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81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就是我们的礼部尚书,这就是我们的国之重臣。”
  陆沉缓缓开口,冷厉的目光落在孔映冬脸上,森然道:“你自己要寻死,别怪本王没给过你机会。”
  第1004章 【空负天生八尺躯】
  听到陆沉这句杀气凌厉的宣告,孔映冬脸色惨白,再度趔趄在地。
  宁太后眉尖蹙起,但是这一次她没有让孔映冬起身,也没有命苑玉吉等宫人将其扶起。
  两位宰相依旧沉默不语,秦正更像是一个隐形人站在角落里。
  至于后面进来的五位重臣,除了王安较为平静,其他四人都显露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和难堪。
  出乎他们的意料,陆沉并未继续对孔映冬喊打喊杀,话锋一转道:“自从前年秋天在雷泽平原的战场上杀死景帝,我就知道很多人恨不得看到我暴毙而亡。我没有和景帝在战场上同归于尽,他们一定觉得十分可惜。”
  宁太后叹道:“秦王何出此言?哀家从未忘记你对大齐的功劳,哀家也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忘记。”
  “陛下,臣一直深为感激您的信任和器重。”
  陆沉微微垂首以示尊敬,继而坦然道:“臣前些年立了一些功劳,爵封郡王,再加上提督江北军权,说起来已经算是人臣之极,到了功高难赏的地步。前年臣又诛杀景帝剿灭景军,收复江北故土,自然会成为很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对臣的态度只会是杀之而后快。他们不一定有这个胆量,但是一定会有这个念头。”
  这次不等宁太后劝说,他便继续说道:“陛下,臣大抵知道这些人的出发点,有人纯粹是因为私心,杀了臣能给他以及他的家族换来几辈子的荣华富贵。不过也有人是出于忠耿之心,毕竟臣无论如何都算是权臣,在他们看来已经成为朝廷最大的威胁。臣不评价他们的想法是否正确,但是至少比前者要强得多。”
  “既然秦王明白这一点,为何不肯稍作让步?”
  薛南亭终于不再沉默。
  这位当朝左相腰杆笔直,眼神中正,没有丝毫惧意。
  陆沉却平静地回道:“薛相,如果我按照你的想法让步,我的下场肯定是全家死光。”
  此时此刻已经没人再关注苟延残喘的孔映冬,众人只觉得殿内的空气犹如凝滞,让人几乎无法呼吸。
  薛南亭也不再掩饰,直言道:“陛下心怀苍生,我与许相亦非奸臣,这些年共同经历这么多风雨,难道秦王连这点信任都不愿给?”
  “我相信陛下,也相信两位宰相,但是我不相信这世道和人心。”
  陆沉的回答很简单,然后再度说出那句话:“早在很多年前,永嘉城里出现关于我身世流言的时候,我便非常明确地告诉自己,我不能成为第二位杨大帅。”
  听到这个陌生又熟悉的称呼,张苍等人面色一变。
  薛南亭摇头道:“今时不同往日。”
  “这话说的没错。”
  陆沉没有否认,然后不急不缓地说道:“薛相过目不忘学识渊博,理应比我更清楚当年那桩冤案的细节。成宗昏聩不假,但他刚开始也不敢妄动,因为杨大帅统御泾河防线数十万大军。后来随着一道又一道弹章没有引起杨大帅的反抗,成宗逐渐知道了杨大帅的底线,于是他越来越过分,最后干脆一道圣旨将杨大帅召回京城,继而在短短三天之内将其处死。”
  薛南亭不由得陷入沉默,因为他知道陆沉这番话的深意。
  陆沉环视众人,最后依旧看着薛南亭说道:“薛相,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假如我按照你的设想去做,短时间内确实安稳无忧,但是往后的局势并非你我可以控制。届时便会有人盯着秦王府、军中将领乃至各项新政,无论他是想用对付我来做进身之阶,还是如这位孔尚书一般妄图阻碍新政,都会一点点啃噬我的血肉,直到我彻底倒下。”
  今天他一改过去半年里的温和与内敛,让这些高官重臣见识到他的直白和凌厉。
  薛南亭不由得看了依旧沉默的许佐一眼,他想起还在永嘉的时候,两人那场推心置腹的深谈,当时许佐也提到了这一点。
  陆沉没有逼着薛南亭回复,他继续说道:“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假如我不过多干涉的话,新政究竟能不能顺利推行下去。我很清楚诸位大人心中的忧虑,所以革新司只做了两件事,第一是制定新政的章程,第二是建立从中枢到地方的监察体系,此外并未插手具体的政务。现在我想请问诸位,这半年多来进展如何?”
  一片寂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