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803节(3 / 4)
许佐闻言不禁发出爽朗的笑声,感慨道:“想不到曾经的冷面宰相也会有如此手足无措的时候。”
听到他提起当年担任右相之时,官场上暗中流传的外号,薛南亭亦是有些恍惚,继而道:“老了,年岁渐长,锐气渐失。”
“这话过了,你今年也才五十二岁,何老之有?”
“心境不复当年,难免患得患失。”
薛南亭目光微黯,轻声道:“先帝宾天之时,我明知太皇太后在其中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却仍旧因为大局二字默不作声。事后回想,我终究是失了胆气,倘若当时我能直言其中蹊跷,后续就不会闹到刀兵相见的地步,也可在淮安郡王动手之前拨乱反正。”
许佐将茶盏放下,静静地看着对方。
对于那场直接影响到大齐朝堂格局的弑君大案,其实他并不觉得薛南亭的处置有何不妥,当时许太后掌握着大义名分和数万禁军,宁皇后和年幼的皇嗣处境危险,薛南亭虚与委蛇避免对方铤而走险,何错之有?
若他一味强硬以致玉石俱焚,他自己倒是可以名留青史,宫里那对孤儿寡母谁来守护?
诚然,事后许太后的种种表现证明她根本没有孤注一掷的勇气和魄力,也缺乏敏锐的判断力,甚至在最后关头还幻想陆沉会让她继续掌握权柄,但是没人能够未卜先知,薛南亭最初的选择无可指摘。
一念及此,许佐劝慰道:“章宪兄,当时我也支持你的决定,因为强逼太皇太后交权风险太大,非智者所为。”
“话虽如此,终究难以释怀。”
薛南亭勉强一笑,继而凝望着许佐的双眼道:“今时今日,又有一桩考验摆在眼前,不知彦弼兄可愿教我?”
秋风徐来,宛若波澜渐起。
第987章 【君臣之道】
建武元年三月,秦正奉命重建织经司。
五月,薛南亭擢为礼部右侍郎。
次年二月,许佐调任御史台监察御史。
建武三年四月,许佐升任侍御史。
同年七月,织经司筹建淮州司和靖州司,逐步将触角伸向江北。
建武五年六月,薛南亭升任礼部尚书。
建武七年六月,许佐升任右御史中丞。
同年九月,薛南亭入中书为右相。
建武九年二月,许佐升任左御史中丞,因为御史大夫楚怀仲身体抱恙常年告假,许佐成为御史台实际上的主官。
至此,李端麾下三驾马车正式成型。
从建武九年到建武十二年淮州之战爆发,李端在这三年时间里逐步完成对江南门阀的压制,外有秦正统领耳目,内有薛南亭主持朝政、许佐监察百官,他终于等来北伐的契机。
而在长达十几年的并肩奋斗之中,薛南亭和许佐结下无比深厚的情谊,他们对彼此的性情也算是知根知底。
故此,当薛南亭提出那个问题,许佐有些罕见地陷入沉默。
不是他心中有愧亦或不敢担当,而是连他自己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薛南亭也不催促,仿佛自言自语道:“太后是我平生所见最聪慧的女人,她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是我知道她心里肯定有些后悔。”
许佐问道:“因何后悔?” ↑返回顶部↑
听到他提起当年担任右相之时,官场上暗中流传的外号,薛南亭亦是有些恍惚,继而道:“老了,年岁渐长,锐气渐失。”
“这话过了,你今年也才五十二岁,何老之有?”
“心境不复当年,难免患得患失。”
薛南亭目光微黯,轻声道:“先帝宾天之时,我明知太皇太后在其中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却仍旧因为大局二字默不作声。事后回想,我终究是失了胆气,倘若当时我能直言其中蹊跷,后续就不会闹到刀兵相见的地步,也可在淮安郡王动手之前拨乱反正。”
许佐将茶盏放下,静静地看着对方。
对于那场直接影响到大齐朝堂格局的弑君大案,其实他并不觉得薛南亭的处置有何不妥,当时许太后掌握着大义名分和数万禁军,宁皇后和年幼的皇嗣处境危险,薛南亭虚与委蛇避免对方铤而走险,何错之有?
若他一味强硬以致玉石俱焚,他自己倒是可以名留青史,宫里那对孤儿寡母谁来守护?
诚然,事后许太后的种种表现证明她根本没有孤注一掷的勇气和魄力,也缺乏敏锐的判断力,甚至在最后关头还幻想陆沉会让她继续掌握权柄,但是没人能够未卜先知,薛南亭最初的选择无可指摘。
一念及此,许佐劝慰道:“章宪兄,当时我也支持你的决定,因为强逼太皇太后交权风险太大,非智者所为。”
“话虽如此,终究难以释怀。”
薛南亭勉强一笑,继而凝望着许佐的双眼道:“今时今日,又有一桩考验摆在眼前,不知彦弼兄可愿教我?”
秋风徐来,宛若波澜渐起。
第987章 【君臣之道】
建武元年三月,秦正奉命重建织经司。
五月,薛南亭擢为礼部右侍郎。
次年二月,许佐调任御史台监察御史。
建武三年四月,许佐升任侍御史。
同年七月,织经司筹建淮州司和靖州司,逐步将触角伸向江北。
建武五年六月,薛南亭升任礼部尚书。
建武七年六月,许佐升任右御史中丞。
同年九月,薛南亭入中书为右相。
建武九年二月,许佐升任左御史中丞,因为御史大夫楚怀仲身体抱恙常年告假,许佐成为御史台实际上的主官。
至此,李端麾下三驾马车正式成型。
从建武九年到建武十二年淮州之战爆发,李端在这三年时间里逐步完成对江南门阀的压制,外有秦正统领耳目,内有薛南亭主持朝政、许佐监察百官,他终于等来北伐的契机。
而在长达十几年的并肩奋斗之中,薛南亭和许佐结下无比深厚的情谊,他们对彼此的性情也算是知根知底。
故此,当薛南亭提出那个问题,许佐有些罕见地陷入沉默。
不是他心中有愧亦或不敢担当,而是连他自己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薛南亭也不催促,仿佛自言自语道:“太后是我平生所见最聪慧的女人,她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是我知道她心里肯定有些后悔。”
许佐问道:“因何后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