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墨弯弯画 第12节(2 / 4)
“我二十岁弃文从武,转战南北,有今日的军功,都说是靠恩师的提携。可恩师知道,我身上的几十处伤痕那样不是真刀真枪拼回来的,西北鞑靼,南之蛮夷。蜀道漠北我都走遍了,我为他陈家称得上殚精呕血,可是他们怎么回报我的?我现在成了整个东都的笑柄。”
然后,他拉长了语调,含着阴狠的轻笑道:“难道,他们陈家和李家是想要逼反我吗?”
“住口!”
杜江手中被拿着盏茶,闻言脸色丕变,茶盏挥去正好装着海东青的玉笼子便砸了个粉碎,被金链圈住脚的海东青兀自在那里扑腾。
他一扬手,一记耳光骤然狠狠抽过陈瑞毫无防备的脸,清亮地一声响。
陈瑞并不去捂脸,冷冷眼神阴鸠地缓慢转过头,低低唤了一声:“恩师。”
杜江放下颤抖的手,拉住陈瑞,已经有些昏花的眼睛陡然燃烧起来:“我知道你难,然而我们是做臣子的,雷霆雨露俱是天恩。陈国是你的家,你的国,保家卫国,你责无旁贷,知道吗?”
“恩师知道现在陈国已经变成什么样了吗?尤其是他李氏一族的封地风吉,民生苦,苦不堪言。我能平外患却不能省内忧。恩师……”
杜江闭目,深重而缓慢地呼吸,猛然抬眼,盯住陈瑞,白如霜雪的眉下深黑的双眸里如幽潭一般。
“人都说,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在我这里则不然,我杜江眼中心中,只有陈国的皇帝。皇帝昏庸不要紧,要知道几百年才出一个贤君,所以百姓怎样都与我无关,我保的,只是我陈国的皇。”
还记得多少年前,金殿上满朝朱紫,十几名科甲进士俱跪在丹陛之下,而他是在最末端,那时的丞相吴连城曾说他,“文采末流,人亦末流”,一时传位东都笑谈。后来,英姿勃发之年的英帝问,“何为社稷”。那么多人皆侃侃而谈,社稷既为民,民为重,君为轻。只有他说,社稷就是君,民轻之。于是,英帝亲点他为状元,御笔朱砂赐他名为“江。”自此后肥马轻裘,纵横捭阖。
此时风起,吹的他衣袂飘舞。
一品武官水云天青的七梁纱帽已被打歪,杜江亲自为轻轻缓慢的他端正。
眼前的男子年,有和他相似的野心。好似一只长着獠牙的猛兽,他不忍把獠牙拔除,又不愿让这獠牙咬向帝王。
那么……
“跪下。”
陈瑞愣了片刻,还是一撩衣摆,依言跪在地上。
杜江背负了手,神情隐在绵密的阴影之中,看不甚分明:“对我发誓,你绝不反我陈国。”
打碎的碧螺春与混杂了馥郁的菊花香气,幽幽地一层一层,浸得他额角抽痛。杜江的目光,似一枝一枝利剑箭,砭肤的寒气让陈瑞不禁微微侧开了脸。
半晌之后,陈瑞眉角低了低,沉声道:“弟子陈瑞发誓,绝不反陈国,如有违言,五雷殛顶,死后鞭尸挫骨。”
许多年以后的东都,仍对那晚尚书府的盛宴津津乐道。并不为客似云来,也不为珍馐美味流水一般的筵席足足耗费纹银万余两,而一两银子是贫寒人家半年的开销。为的是,那一晚发生的一切,正式拉起了陈国波谲云诡的争端。
那一晚,香墨乘着千金一尺的鲛绡为饰的帏车来到尚书府时,已然迟了。
月如弓,独上中天,正是华灯初掌时。
宴席开在露天中庭,朝堂重臣携着女眷,金碧绯紫珠饰累累,各列两面幄内黑漆曲几之后。幄是绿油油杂了金线的天皂纱,用绳系在锻花四柱上。纱下特制鎏金莲纹烛台,盏盏红烛罩在金丝红纱下愈加的明耀。天皂流金,暗香轻缭,朱衣小婢垂眉敛目而侍,倒真是一片奢靡繁华到了极处的景致。
今夜的香墨不同于白日的繁丽叠坠,发上亦只簪了一株虞美人,手中执了一把雪香扇,迤逦着翠如碧波的衣裙缓缓走过众人眼前。也不对坐在主席的李原雍行礼,直接坐在了陈瑞下首。
按品级墨国夫人属于国戚,李原雍应出迎见礼,而他听了唱礼故意没有这么做,便是蓄意给她难堪。可香墨淡淡就这么端然静坐,倒叫李原雍一愣。
一时间席上交头接耳,四周窃窃之声起伏,却又能让香墨恰好听闻。
“都说墨国夫人妖媚惑主,如今一见除了看不出有那么大年纪之外,还真是意外的朴实无华啊!”
“你眼神不好吗?看清她身上穿的是什么吧!那是‘天水碧’啊!”
惊诧中,各人的眼神皆汇作一股股险恶毒辣的箭,毫不留情地掷向香墨,嫉恨有之,艳羡有之。 ↑返回顶部↑
然后,他拉长了语调,含着阴狠的轻笑道:“难道,他们陈家和李家是想要逼反我吗?”
“住口!”
杜江手中被拿着盏茶,闻言脸色丕变,茶盏挥去正好装着海东青的玉笼子便砸了个粉碎,被金链圈住脚的海东青兀自在那里扑腾。
他一扬手,一记耳光骤然狠狠抽过陈瑞毫无防备的脸,清亮地一声响。
陈瑞并不去捂脸,冷冷眼神阴鸠地缓慢转过头,低低唤了一声:“恩师。”
杜江放下颤抖的手,拉住陈瑞,已经有些昏花的眼睛陡然燃烧起来:“我知道你难,然而我们是做臣子的,雷霆雨露俱是天恩。陈国是你的家,你的国,保家卫国,你责无旁贷,知道吗?”
“恩师知道现在陈国已经变成什么样了吗?尤其是他李氏一族的封地风吉,民生苦,苦不堪言。我能平外患却不能省内忧。恩师……”
杜江闭目,深重而缓慢地呼吸,猛然抬眼,盯住陈瑞,白如霜雪的眉下深黑的双眸里如幽潭一般。
“人都说,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在我这里则不然,我杜江眼中心中,只有陈国的皇帝。皇帝昏庸不要紧,要知道几百年才出一个贤君,所以百姓怎样都与我无关,我保的,只是我陈国的皇。”
还记得多少年前,金殿上满朝朱紫,十几名科甲进士俱跪在丹陛之下,而他是在最末端,那时的丞相吴连城曾说他,“文采末流,人亦末流”,一时传位东都笑谈。后来,英姿勃发之年的英帝问,“何为社稷”。那么多人皆侃侃而谈,社稷既为民,民为重,君为轻。只有他说,社稷就是君,民轻之。于是,英帝亲点他为状元,御笔朱砂赐他名为“江。”自此后肥马轻裘,纵横捭阖。
此时风起,吹的他衣袂飘舞。
一品武官水云天青的七梁纱帽已被打歪,杜江亲自为轻轻缓慢的他端正。
眼前的男子年,有和他相似的野心。好似一只长着獠牙的猛兽,他不忍把獠牙拔除,又不愿让这獠牙咬向帝王。
那么……
“跪下。”
陈瑞愣了片刻,还是一撩衣摆,依言跪在地上。
杜江背负了手,神情隐在绵密的阴影之中,看不甚分明:“对我发誓,你绝不反我陈国。”
打碎的碧螺春与混杂了馥郁的菊花香气,幽幽地一层一层,浸得他额角抽痛。杜江的目光,似一枝一枝利剑箭,砭肤的寒气让陈瑞不禁微微侧开了脸。
半晌之后,陈瑞眉角低了低,沉声道:“弟子陈瑞发誓,绝不反陈国,如有违言,五雷殛顶,死后鞭尸挫骨。”
许多年以后的东都,仍对那晚尚书府的盛宴津津乐道。并不为客似云来,也不为珍馐美味流水一般的筵席足足耗费纹银万余两,而一两银子是贫寒人家半年的开销。为的是,那一晚发生的一切,正式拉起了陈国波谲云诡的争端。
那一晚,香墨乘着千金一尺的鲛绡为饰的帏车来到尚书府时,已然迟了。
月如弓,独上中天,正是华灯初掌时。
宴席开在露天中庭,朝堂重臣携着女眷,金碧绯紫珠饰累累,各列两面幄内黑漆曲几之后。幄是绿油油杂了金线的天皂纱,用绳系在锻花四柱上。纱下特制鎏金莲纹烛台,盏盏红烛罩在金丝红纱下愈加的明耀。天皂流金,暗香轻缭,朱衣小婢垂眉敛目而侍,倒真是一片奢靡繁华到了极处的景致。
今夜的香墨不同于白日的繁丽叠坠,发上亦只簪了一株虞美人,手中执了一把雪香扇,迤逦着翠如碧波的衣裙缓缓走过众人眼前。也不对坐在主席的李原雍行礼,直接坐在了陈瑞下首。
按品级墨国夫人属于国戚,李原雍应出迎见礼,而他听了唱礼故意没有这么做,便是蓄意给她难堪。可香墨淡淡就这么端然静坐,倒叫李原雍一愣。
一时间席上交头接耳,四周窃窃之声起伏,却又能让香墨恰好听闻。
“都说墨国夫人妖媚惑主,如今一见除了看不出有那么大年纪之外,还真是意外的朴实无华啊!”
“你眼神不好吗?看清她身上穿的是什么吧!那是‘天水碧’啊!”
惊诧中,各人的眼神皆汇作一股股险恶毒辣的箭,毫不留情地掷向香墨,嫉恨有之,艳羡有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