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文艺妇女 第7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恐怕又是一场血雨腥风啊。”编辑部的编辑们喝着热水,等待着接下来的暴风雨。
  “你还看《我的少年奋斗》啊,我觉得都没什么意思了,还不如先看别的,没什么看的时候,最后看它。”
  听到旁边人这么说,女孩不高兴,稻花老师是她的偶像,她不允许任何人说她。
  许久之后,女孩哭着朝人民文学编辑部打电话,电话里一直是忙音,打不通。
  哪怕这样,女孩依旧锲而不舍地打电话,听着那边的忙音,用哭腔断断续续地说:“为什么……要这样啊,太过……分了,他们怎……怎么能这么过分,那是个人啊!”
  三人当庭释放之后,还兴高采烈地拿着从小光身上搜刮来的钱买冰棒庆祝。
  言语里都是对小光和他家人的不屑。
  打不通是很正常的,不止是她打不通,这会儿很多人都打不通。
  女孩属于看的比较慢的,再加上感情比较丰富,先是哭了一会儿才开始打电话。
  只有最先看完,最先打电话的一小部分人成功打进电话,剩下的人都是忙音。
  每个打电话进去的人,都不是只想简单问候一下编辑部的人,他们是发自真情实感的,想要怒喷,为什么要这么写!为什么!
  如果不是不知道李稻花家的电话,他们还要打电话去直接喷李稻花。
  上一期断章钓鱼,他们现在已经可以忍了,甚至觉得,这算什么啊。
  说好的,《我的少年奋斗》呢?奋斗在哪里?就是撒谎成性,投机取巧,背信弃义……
  身上是没有哪怕一点闪光点啊!
  说好的会改过自新呢?说好的会忏悔,会愧疚一辈子呢?
  哦,你没跟我们说好啊?那就现在说!我们需要这个!
  他们甚至还幻想过,活埋那里,是不是会突然出现一个人,把小光给解救出来,毕竟,那时候小光还没死,还有机会。
  没想到啊,你是一条路走到黑不算,还要把人眼珠子挖出来,问,这下够不够黑?
  有读者实在是不吐不快,就在报纸上写长篇读后感,要求李稻花给个说法。
  给说法这种东西,李稻花向来是不怕的,《我的少年奋斗》上发表之后,有很多人写过读后感,还有许多延伸。
  李稻花随便找了几个,比如说功过不能相抵,比如说报纸上介绍的未成年保护法,比如说呼吁未成年量刑不应太重……
  有太多太多,这些他们自己写出来的读后感合在一起,就是最有力的反击。
  对于这样的未成年人,对于这种有清晰认知和自我意识的未成年犯罪人员,保护了他们,谁来保护那些弱小的孩子?
  法律,是为了惩罚坏人,不是保护坏人。
  看到李稻花的回复,给大家科普未成年保护法的人眼前一黑,提前写读后感的人也眼前一黑。
  大意了,谁能想到李稻花后面是这样的大转折啊。
  感情稻花老师不是觉得判刑太重,是觉得判刑太轻。
  但是这样又延伸出来另一个讨论,那就是怎样判断这个人是否有清晰认知和自我意识。
  李稻花觉得,未成年保护法是好的,确实有小孩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意外犯罪,但是主观犯罪的也不少,尤其是后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