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 第20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乔老师和乔主编捧起于白薇的行船日记,如饥似渴地阅读,姿势神情如复制粘贴般一致。
  菜全上桌后,桌面绿油油一片,她们却吃得津津有味。
  “你的笔触还是这么细腻,写得很有意思。”乔榆终于从日记中抬起头,“我想给你开辟一个专属栏目,等社长批了,我再写信告诉你。”
  于白薇点了点头,继续吃大口吃蔬菜。
  吃完午饭,她们拿着证明去附近的招待所开房休息。第二天在船厂财务部领完报酬,马不停蹄地与于知乐几人一起结伴回村。
  到了镇火车站,于二爷和另一个生面孔白发老翁驾着牛车在门口等待。
  “于老哥,一年又过去了。”白发老翁是以前送于潮川和船员回村的人,感叹道,“时间过得可真快。”
  “余老哥,谢了。”于潮川笑了笑,招呼大家上车。
  两辆牛车一前一后,晃晃悠悠往海隅村的方向去。
  “你不知道,这两天镇上可热闹了。”余老头扯起闲篇,“前厂长和黄秘书可是给新任李厂长留下了一个大的烂摊子。”
  原来,在省远洋队靠岸时,镇远洋队也回来了。
  出乎意料的是,今年镇远洋队的收成特别差,比往年足足少了一半。
  得了这样的结果,新船长和船员互相推卸责任。
  前者认为都是船员的问题,黄秘书今年招的这批人特别差,有些甚至对捕鱼的流程都熟悉。
  而船员们将锅甩到新船长头上,指责对方没有判断能力,导致时常出现抛网无果的情况,还指挥他们做无用功。
  这场互甩黑锅的戏码上演了整整两天,直到远洋队新领导班子领完工钱,收拾包袱回省城,才完全落幕。
  “罐头厂前段时间才大调整,这回又元气大伤,不知道要缓多少年。”余老头摇头感叹,“我这种年纪,估计在厂里待不了多久了。”
  于知乐说:“余爷爷,你倒不必这么悲观。我敢保证,不出三年,镇罐头厂会更上一层楼。”
  “愿闻其详。”余爷爷饶有兴致地追问。
  于知乐给他列举了李如心上位后的种种举措,并进行详细分析。
  李如心很聪明,接管罐头厂后,毫不犹豫地砍掉了厂里没有任何特色海货生产线,侧重于水果罐头的发展,而且不断研发新品试水。
  “只要能发展出自己的特色,绝处逢生并不是难事。”于知乐说。
  张文心和于初月也有持续留意李如心的决策,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补充。
  余老头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过了好一会,他琢磨清楚其中门道,连连感叹:“真不愧是能将海隅村副业组发展起来的人,你们想得比我明白。”
  余下的路程,他还是不时发出相同的感叹。
  海隅村村口处,副业组的朋友们已经等待多时。从牛车出现在她们视野开始,大家便开始鼓掌欢呼,场面热闹得像迎接凯旋的英雄。
  众人拥抱在一起,彼此间有说不完的话。
  叶成玉闻风而来,又向她们发出去学习会进行分享的邀请。
  “小玉,你这前宣传队队长也太称职了吧。”张文心惊叹,“你最近不是在筹备村小学的事吗?这些活就该让我哥他们来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