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3 / 3)
“其实也没有这么厉害,”胡瑗的夸奖让苏景和脸都燥红了,“就是和大家族自己的学堂差不多,会把小孩集中带着一起启蒙教育……”
“不用谦虚,你这绝对是独一份的。”胡瑗想了想,“是要把*年龄提高?入学的年纪要降低吗?但年龄跨度大起来的话,是不是也得因材施教了?”
“应……”苏景和这话还没说完,胡瑗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
“你的那些课程,应该也正好给这些不同年龄段的来,只不过把你平时分开给两位殿下的标准,直接划分成不同的年龄,从最基础就分开教育,这样太可以了!”
这难道就是,入关之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吗?
苏景和直说了一个字,胡瑗就已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给他安排地妥妥当当。
宋十一看着胡瑗的背影,一时间也是有些五味杂陈,大佬说话怎么也这么好听,他要是苏景和估计已经听得乐开了花,
不是说胡瑗是一个严格的人吗?对苏景和怎么一点不严肃正经?难道这就是隔代亲吗?
“不过还是会因材施教的,有些益智类的游戏可能会更适合大孩子,很多艺术比如练字、画画、弹琴上的启蒙,太小也不行。”
苏景和也是有考量,“大一点的孩子有大一点的教法,不过这样的话,我可能要多申请下来现在学校旁边的地方,再给他们设计点地方来,为不同的课堂做准备。”
比如游泳课这种,虽然小孩更适合,但他一开始怕不够安全,现在年纪拉上去一点点,孩子们的自我安全意识提高上去,也就可以有这样的课程了,
“让我当校长原来是想要旁边的地?你舍不下面子多要了是吧?放心好了,我来!”胡瑗一下就理解错了,但是他真的很有担当,撸起袖子就抗下了这活儿。
次日的朝堂上,胡瑗舌战群儒,不仅提出因为现在招不到人,于是他们决定扩招的想法,也拿出了苏景和给他的聘用通知,宋仁宗盖章版本,表明自己已经接下了这所幼儿园的事务,以后他会给苏景和出头。
还直接说以后人多了,要的地方也多,旁边的地方也需要户部买下来,工部配合施工,给他们幼儿园做准备。 ↑返回顶部↑
“不用谦虚,你这绝对是独一份的。”胡瑗想了想,“是要把*年龄提高?入学的年纪要降低吗?但年龄跨度大起来的话,是不是也得因材施教了?”
“应……”苏景和这话还没说完,胡瑗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
“你的那些课程,应该也正好给这些不同年龄段的来,只不过把你平时分开给两位殿下的标准,直接划分成不同的年龄,从最基础就分开教育,这样太可以了!”
这难道就是,入关之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吗?
苏景和直说了一个字,胡瑗就已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给他安排地妥妥当当。
宋十一看着胡瑗的背影,一时间也是有些五味杂陈,大佬说话怎么也这么好听,他要是苏景和估计已经听得乐开了花,
不是说胡瑗是一个严格的人吗?对苏景和怎么一点不严肃正经?难道这就是隔代亲吗?
“不过还是会因材施教的,有些益智类的游戏可能会更适合大孩子,很多艺术比如练字、画画、弹琴上的启蒙,太小也不行。”
苏景和也是有考量,“大一点的孩子有大一点的教法,不过这样的话,我可能要多申请下来现在学校旁边的地方,再给他们设计点地方来,为不同的课堂做准备。”
比如游泳课这种,虽然小孩更适合,但他一开始怕不够安全,现在年纪拉上去一点点,孩子们的自我安全意识提高上去,也就可以有这样的课程了,
“让我当校长原来是想要旁边的地?你舍不下面子多要了是吧?放心好了,我来!”胡瑗一下就理解错了,但是他真的很有担当,撸起袖子就抗下了这活儿。
次日的朝堂上,胡瑗舌战群儒,不仅提出因为现在招不到人,于是他们决定扩招的想法,也拿出了苏景和给他的聘用通知,宋仁宗盖章版本,表明自己已经接下了这所幼儿园的事务,以后他会给苏景和出头。
还直接说以后人多了,要的地方也多,旁边的地方也需要户部买下来,工部配合施工,给他们幼儿园做准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