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有没有想过这是因为儒家所推崇的思想与现在大秦要走的道路背道而驰呢?”
  这点,嬴子瑜已经说倦了,儒家那一套强调家族利益、提倡分封的观点与嬴政追求的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政治目标相违背,不受重用才是常态啊。
  “若是君王只用自己喜爱的思想,与楚王、吴王有何不同?”
  得了,话题又回到了最初。
  嬴子瑜放弃和叔孙通争论这个问题,而是问了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你认为人为什么要学习?”
  虽然叔孙通没懂嬴子瑜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依旧认真回答,“知耻明礼,规矩自身。”
  “如果一个人学会了礼义廉耻,知道要用道德规范自己之后又该怎么办?”
  “自然是男有分,女有归,各行其是,选贤与能,实现天下大同。”
  说到问题的关键之处了,嬴子瑜反问,“你觉得这样就能实现天下大同了吗?”
  叔孙通当然知道这样不可以,但不妨碍他拉葛垫背的,“但是只靠法家绝对做不到。”
  “法家做不到,目前的儒家更做不到。”
  看着叔孙通不善的脸色,嬴子瑜继续拱火,“法家或许还有可能,但是儒家,像你说的它已经没机会了。
  毕竟一个学派想要救世最起码要被重用,而儒家好像不太行了。”
  “你!”
  “我只是按照你的说法说下去的!”
  叔孙通刚想要发火,嬴子瑜抢先一步用他的话堵了他的嘴,逼得叔孙通无话可说。
  于是这两个人只能怒目而视,或者说叔孙通单方面对嬴子瑜怒目而视,而嬴子瑜却不急不慢的喝了口桌上的茶。
  项羽看着嬴子瑜这个样子,即便她是太孙也会被打的,更何况还没有表明身份,身为护卫,很自然的抱着武器以一种防御姿态站在嬴子瑜身边。
  叔孙通不是个蠢人,眼前这两个人的关系明显不是普通的兄妹,也不可能是普通的学子。
  思索良久之后还是叔孙通先败下阵来,“你说的没错,若是儒家被那群蠢货拿着对抗君上,一直被大秦抗拒,那儒家才是真的要亡。”
  此刻,叔孙通像是受了打击一样,双手掩面像是在哭泣一样。
  “如果我的老师没有拒绝出仕大秦,而是听调成为大秦的官员,即便是个博士,但在君上身边,或者是太子、太孙身边,潜移默化之下未必不能出一个心向儒家的君王。
  这样的话,儒家的未来就能更轻松了。”
  当然,叔孙通说这话不是想责怪自己的老师,就像他说的,这是一场遗憾。
  而叔孙通能说出这样的话也是有原因的,嬴子瑜能理解。
  第148章
  “如今大秦朝堂上活跃的学派简单可以分为法、墨、农三家。法家的核心人物是李斯,他是大秦的丞相;
  墨家的核心人物是钜子相里野,虽然在朝中官职不显,但他直接交好太子,他的儿子和太孙又是同门,未来前途不会差;
  农家虽然表面上没有核心人物,但是自从李由将杂家粮食研究出来,使得大秦粮食大幅增产,农家内部早就将其视作是领头人了。
  这个李由也不简单,他既是丞相李斯之子,又是皇帝的女婿,因此农家背靠大树好乘凉,日子过得也不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