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那颜料的厚度不太符合他的想象,是凸起的,有一定形状的。
  郑千玉的手指停下,很意外的,带着好奇地用指腹仔细轻触感知。
  凸起的颜料像某种小小的立体壁雕,不过线条很简单,是起伏的,绵延的。
  叶森的手带着他的,顺着往上摸,有方向的转变,但那曲线承载着他们,使他们的手变成一艘小的船,最后靠岸在一条直线上。
  那直线仍然是凸起的,摸上去是一条横亘的、微型的山脉。
  “是……是一条河吗?”
  郑千玉不可置信地说,指尖下起伏的曲线是水流,每个孩子第一次画河流,都会这样画。
  “嗯。”叶森握着他的手,没有过多解释他为什么会这么画画,他如何画出这样一幅画。
  他的手被水浸润之后又擦干。带给郑千玉一种在河流之中濯洗后淋漓的想象,他带郑千玉又重新走那条直线。长长的,在纸面的顶端,河流改向之后的一侧,从左到右。
  “这是岸。”
  他站在郑千玉背后,几乎拥抱他,但事实没有。只有气息跟随,包裹。
  越过岸,抵达画面的边缘,然后是纸张,画板。可以松开手,但此时不必。
  “岸在河的旁边。”
  叶森告诉他。
  第32章
  为什么这样画?
  郑千玉没有问出口。
  他一直极力想要认为, 叶森开始学习油画,都是源自他的个人爱好。也许叶森是很有才情、很有天赋的画家,只是较晚发掘自己在这方面的兴趣。
  也许他早就画出一幅幅精彩的画作, 在这样的艺术创作里找到更新的自己。就像他现在熟练下厨,人不会永远只有一面。
  人怎么可以,完完全全为他人而创作?这太危险了。
  人要为自己创作。
  “你以后要这么画画吗?叶森。”他问,语气很温和,没有怀疑、责备的意味。
  郑千玉问这句话的时候,他微微转头,角度竟与墙上挂着的那幅画一致。夜晚的森林。他的心情像浸入一种浓重的夜色之中, 植物的气息不再使人清爽安心,那是一种全然黑暗的静默。
  林静松向来是一个只理解内容,不识读语气之人。唯独对现在的郑千玉, 他知道只读语气不对,只读内容也不对,有时候, 语气和内容一起读,都显得模糊。
  他承认自己的真心:“是的。”
  郑千玉收回了自己的手, 道:“这样不好。”尽管用手触摸一条画面上的河流,尽管知道河边就是岸,这是很动人的。
  他从不评判任何艺术,也不会否认任何创作形式, 但“自我”是很重要的东西,他摇摇头,很轻地说:“油画不是这样的。”
  随着郑千玉手的离去,林静松的手也空落了。于是他像自言自语一样应答:“也许我画的不算油画,没关系。”
  郑千玉意识到自己刚才说了很重的话, 阴郁的心情悄悄侵袭了。
  “抱歉,我的意思是……对于我来说,这幅画它摸上去是很好的,但是。”他顿了顿,道:“不管是什么画,画出来,都应该是给看得见的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