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在第五个故事《人》当中,沈昭陵新的程序指令随之出现:
  (此时,因为剧情已经进入到中段。为了加强高潮的魅力,我将逐渐加快每段剧情速度。
  (为此,显示屏上的画面也随之加快速度,从原来的静态,变为动态,即:
  (前段:静态>动态。——类似于连环画与PPT。此时虽然有画面,但画面只起到对我的解说补充说明的作用。
  (中段:静态=动态。——加入悠长的长镜头,作为画面过渡,为后半段的高潮作准备。
  (后段:静态<动态。——使用节奏感更强的蒙太奇,进行快速剪辑,让人目不暇接,以渲染高潮的紧张气氛。)
  这就是沈昭陵显示屏上新的程序,也就是他的思考。
  在以往的小说或者各种作品当中,是完全没有这种东西的。
  读者只能看到作者创作的结果,却看不到作者创作的过程。
  换句话说,读者只能看见作者写的小说,但他完全不知道,作者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
  都说写作写作。
  各种写作教科书也好,各种文学批评也好,无外乎研究三件事:
  第一,写什么。
  第二,怎么写。
  第三,为什么这么写。
  作者只能呈现自己“写了什么”,却不会把“怎么写”、和“为什么这么写”告诉大家。
  就算他在文章末尾的后记里面,记录了自己当初创作这个作品的心得体会,那也是在作品完成之后了。
  作品,和创作思路,依然是分开的。
  但现在,依靠总决赛独有的“深度思考”模式,沈昭陵,罕见地将“作品”和“创作思路”合成在一起,去完成他自己的作品!
  他的作品既是结果!也是过程!
  他模仿了AI的演算法,把自己大脑里的思考过程,完全展现给了读者看!就像现在!
  *
  长脖子:“……”
  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她逐渐眯起了眼睛,看了看沈昭陵脑子里那段“动态又静态”的东西,完全也没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至少,她自己写小说的时候,她从来都不会想这些东西。
  她编个剧情都费劲,更没有心情去考虑如何呈现那段剧情。
  可第五个故事到来的时候,画面当然也随之产生了新的变化,刚才的定格动画消失不见了,而是变成了新的东西。
  一个背影,准确来说,是一个女孩的背影始终出现在画面的中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