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汴京是不可能这么快乱起来的,纵然有些小偷小摸,可军巡铺的人还在,又没到兵临城下的地步,真要是作乱,也得摸摸脖子硬不硬。
  她做这些,也不过是为了后面可能会发生的事,以防万一罢了。
  横竖铺子里的东西都搬得差不多了,王婆婆把人都带进后院,在后头院子里,把铺子和院子中间的那道门也给锁上。
  王婆婆是见过战乱的人,也跟着家里耳濡目染一些。真到了那时候,就把家里能用的铜和铁都给融了,浇筑在门上,轻易踹不开,墙上面再摆一排的钉子和碎陶片。
  但这也只是防备那些散兵游勇的,没什么耐心,这家不成就去下一户,倘若是瞅着她家来的贼人,这法子就没什么用了,人家便是抬着梯子把墙上那些东西全扫掉,也能翻进来。
  不过,怎么都好过什么都不防备。
  门一踹就进来了,那不是等死吗?
  总之,王婆婆是开了小门一角,也是想瞧个究竟,还没乱呢,这是什么动静?
  定睛一瞧,竟是在街上见过的禁军的人。
  王婆婆转念一想,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巷子里的阮大不正是军营里的吗,据说也管着些人。想来这回就是来找他的,要把人召回去。
  若是跟着上了战场,能搏份军功回来,阮家兴许就兴旺了。
  王婆婆的夫婿就是武官,品阶还不低,看到禁军的人,头一遭想的不是害怕,反倒是建功立业。毕竟本朝重文轻武之风日盛,想要在仕途上进益,武官总要抓住一切机遇才是。
  不知何时,元娘也窜出了脑袋,凑到王婆婆身边。
  元娘出来的时候刚好,来人已经手持令牌,叩响阮家的大门。大街上闹了这么久,想来阮大哥已经有所预料,出来的时候,身上穿着军营里低阶军官统一的布衣,腕上套着黑亮的护臂,背着包袱,手牵骏马,已是整装待发。
  他也不迟疑,与对方抱拳行礼,眉宇坚毅,准备立时动身离去。
  于娘子虽是不舍,可阮大郎毕竟从军多年,她又生性坚韧刚强,做不出拉扯着儿子不让走,伏地痛哭的事。但也仍是面有忧色,强忍着泪,叮嘱他小心,又说包袱里有饼子跟伤药。
  阮大郎都一一应了,反过来宽慰于娘子,又叫弟弟一定要照顾好娘,孝顺她,别惹她生气。
  阮二也是面色郑重地说好,叫兄长放心。
  一切都了了,阮大郎跪在地上,对着于娘子磕头,“孩儿不孝,蛮子入侵我大宋河山,既是男儿身,岂能苟安?今日别去,请娘珍重自身,万勿伤怀。若不幸身死,养育之恩,来世结草衔环相报。”
  他极用力地叩了三个响头,地面粗糙,额上的皮肤顿时破了,沁出些血丝来。
  磕完头,也没再有时辰拖延了。
  阮大郎翻身上马,即将离去。
  忽而,像是心有灵犀一般,他猛地“吁”了一声,回头看去,却见青石延伸的巷子深处,不知何时站了一个女子。
  她显然是赶着跑来的,气仍喘不匀,累得面色发白,一手扶在染了些污渍的白墙上,目光紧紧盯着他。
  他亦是,一瞬不离地望着她。
  隔着长长的狭小的巷道,许多探头望究竟的邻里面容,他们彼此相望,不愿浪费错过一息。
  可有些事是注定的,时辰不对,处境不对,短暂的相望过后,是无尽的别离。
  旁边的军官出声催促,阮大郎不得不握紧缰绳,夹着马背,驱使马儿继续前行,却仍忍不住回头看她。
  直到马儿离开巷子,人也不再见到身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