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2 / 3)
七月初九,大玄危氏皇帝山阳公危玥薨,年仅二十六。
废帝离世,没有全城戴丧,没有辍朝缅怀。云藏在朝上提了一嘴,“那该按什么丧仪办,就按什么丧仪办吧”,之后便没再提过。下朝后杨宗正毛焦火辣地找到我,问我陛下这是什么意思?是要按皇帝制,还是公侯制?
我道:“按帝制,但从简。”
杨宗正大悟,对我连连三揖,太傅真是救命大恩。
第二日是旬休,时隔多月,我又去了城南行宫。
危玥此人,我极少见到。他为对我扬威,往往故意隐匿行踪、单把柳邵放出来与我聊。
印象中是个面如冠玉的青年,眉目张扬,浑身透着劲劲的桀骜。若时间再往前,回到他携手柳邵指点江山之时,那个时候,他应还只是个刚长成的少年。
虽不知为何后来变得喜怒无常,可天下皆知,在他做皇帝时,对柳邵的好,是恨不得将一切都奉给他。
他甚至为柳邵绝亲嗣,收养宗室远支中无父无母的孩子做太子。
这日天色阴暗,细雨绵绵。行宫外面如常,直至走到行宫内才见素缟。再往里走,一直走到正殿之前,才见着有十几个宫人在这里跪着,干嚎,一个落泪的也没有。
柳邵,也没有。
他在殿内,人跪在金丝楠木的棺边,面色平静寂然。
我进了殿,先对山阳公棺椁拜过三拜,才到柳邵旁边,隔着些许距离坐到他身侧,唤了一下他的名字。
他似乎听到了,又似乎没听到。细雨飘入灵堂,润颈冰凉,他仿佛才魂魄归体:“嗯。”
得到回应后,我问:“我想来跟你道一句,对不起。”
许下诺言,却在他最需要时没能帮他。有万般不得已又如何,我该来这里忏悔,直面自己的过错。
我想他或许会唾骂我;也有可能,聪明如他会因知晓我进退维谷的境地说:“我不怪你。”
我敢来,就能听任何话。
柳邵眸中依然涟漪不起。他慢慢挪跪到棺边更近的地方,声音与平日里一样和缓:“秦太傅,你没有对不起我。我该谢谢你。我们多在一起了六年,已经很长了。”轻轻的话语飘散在风中,哭腔微弱得几乎听不清,“很长了。”
他一手抚在棺木上,指尖触及后那么轻柔,像在抚摸谁的脸庞。我便在旁侧等着,不再打扰。
又过很久后,我见柳邵稍稍回神,才接着问:“柳丞相,你即便不恨我,也不应谢我……不知你之后有何打算?可要离开这是非之地?或者有什么心愿需要去做?我,愿重新许诺,只要力所能及,此次绝不相负。”
“多谢秦太傅,可我没有打算了。”他柔和地笑起,“七日后我会与陛下同入皇陵,为他殉葬。”
他跪在这里,死人一样地静。我观他容色,这答案其实在意料之内。可我不明白,我已想不明白整整三年了。
“……为什么?”
柳邵说:“他一个人,会怕冷。”
我忙道:“不是。我的意思是说,为何他能值得你做到这种地步?你已还了他六年蹉跎,现在你明明可以走了,只要你想走,我能为你安排一切!你为何……还要再平白搭上自己的命??”
柳邵仍笑:“因为,这是我应得的。”
我只能摇头,说我不明白,我真的想不通,可我更建议你莫要如此想不开。即便你哪都不去,继续守在行宫之中,哪怕还是为山阳公守着,那也能有许多事做。
柳邵微微摇首:“我意已决,太傅不必相劝。”
我还打算问,他已抬手向我制止,一指点唇,示意我莫再在此喧哗。 ↑返回顶部↑
废帝离世,没有全城戴丧,没有辍朝缅怀。云藏在朝上提了一嘴,“那该按什么丧仪办,就按什么丧仪办吧”,之后便没再提过。下朝后杨宗正毛焦火辣地找到我,问我陛下这是什么意思?是要按皇帝制,还是公侯制?
我道:“按帝制,但从简。”
杨宗正大悟,对我连连三揖,太傅真是救命大恩。
第二日是旬休,时隔多月,我又去了城南行宫。
危玥此人,我极少见到。他为对我扬威,往往故意隐匿行踪、单把柳邵放出来与我聊。
印象中是个面如冠玉的青年,眉目张扬,浑身透着劲劲的桀骜。若时间再往前,回到他携手柳邵指点江山之时,那个时候,他应还只是个刚长成的少年。
虽不知为何后来变得喜怒无常,可天下皆知,在他做皇帝时,对柳邵的好,是恨不得将一切都奉给他。
他甚至为柳邵绝亲嗣,收养宗室远支中无父无母的孩子做太子。
这日天色阴暗,细雨绵绵。行宫外面如常,直至走到行宫内才见素缟。再往里走,一直走到正殿之前,才见着有十几个宫人在这里跪着,干嚎,一个落泪的也没有。
柳邵,也没有。
他在殿内,人跪在金丝楠木的棺边,面色平静寂然。
我进了殿,先对山阳公棺椁拜过三拜,才到柳邵旁边,隔着些许距离坐到他身侧,唤了一下他的名字。
他似乎听到了,又似乎没听到。细雨飘入灵堂,润颈冰凉,他仿佛才魂魄归体:“嗯。”
得到回应后,我问:“我想来跟你道一句,对不起。”
许下诺言,却在他最需要时没能帮他。有万般不得已又如何,我该来这里忏悔,直面自己的过错。
我想他或许会唾骂我;也有可能,聪明如他会因知晓我进退维谷的境地说:“我不怪你。”
我敢来,就能听任何话。
柳邵眸中依然涟漪不起。他慢慢挪跪到棺边更近的地方,声音与平日里一样和缓:“秦太傅,你没有对不起我。我该谢谢你。我们多在一起了六年,已经很长了。”轻轻的话语飘散在风中,哭腔微弱得几乎听不清,“很长了。”
他一手抚在棺木上,指尖触及后那么轻柔,像在抚摸谁的脸庞。我便在旁侧等着,不再打扰。
又过很久后,我见柳邵稍稍回神,才接着问:“柳丞相,你即便不恨我,也不应谢我……不知你之后有何打算?可要离开这是非之地?或者有什么心愿需要去做?我,愿重新许诺,只要力所能及,此次绝不相负。”
“多谢秦太傅,可我没有打算了。”他柔和地笑起,“七日后我会与陛下同入皇陵,为他殉葬。”
他跪在这里,死人一样地静。我观他容色,这答案其实在意料之内。可我不明白,我已想不明白整整三年了。
“……为什么?”
柳邵说:“他一个人,会怕冷。”
我忙道:“不是。我的意思是说,为何他能值得你做到这种地步?你已还了他六年蹉跎,现在你明明可以走了,只要你想走,我能为你安排一切!你为何……还要再平白搭上自己的命??”
柳邵仍笑:“因为,这是我应得的。”
我只能摇头,说我不明白,我真的想不通,可我更建议你莫要如此想不开。即便你哪都不去,继续守在行宫之中,哪怕还是为山阳公守着,那也能有许多事做。
柳邵微微摇首:“我意已决,太傅不必相劝。”
我还打算问,他已抬手向我制止,一指点唇,示意我莫再在此喧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