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2 / 3)
“好,老师自吹自擂一把,争取把自己画成天仙,再把画送给你珍藏。”温催玉随口道,“你记得找个不容易坏的盒子好生放着,这样千百年后万一有人考古挖掘出来,老师不至于颜面有损……你这表情,还挺郑重,真考虑上了?我说句玩笑话罢了。”
卫樾却听得心都热了。
他想,老师这个提议真是好极了!
他要把他和老师的画像放在一起,死的时候用来殉葬,兴许哪日会被后世人挖出来,让他和老师在新的轮回里也得以一起“重见天日”。
单独的画像不够,光是年轻时的画像也不够,还要更多,越多越好……但都让老师来画,那也太辛苦老师了。
“老师,等以后一切都尘埃落定,我们能放松一点了,到时候你还是要教我画画,好不好?我也想给你画像。”卫樾说。
温催玉颔首:“好啊,权当是之前的约定延后兑现了。”
说着,温催玉突然想到了一个或许可以缓解、乃至解决卫樾这段时间在雏鸟情结下,所冒出的焦躁情绪的办法。
“对了,阿樾你之前从国库里给老师拿了把名琴,老师当时也答应过你要学,然后抚琴给你听的。”温催玉说。
卫樾双目一亮。
温催玉:“特意找个琴师学习就不必了,如今府里不宜再出入生人,而且我这又不是奔着正经学成去的,我看着琴谱自己瞎琢磨试试吧。往后你在院子里习武,我不便去外面受冻,就在屋里学琴。”
“你听着声音,知道老师在,会不会就没那么不安了?”
第30章 这般鲜活的明珠垂泪美人景……
温催玉寻思着, 先通过琴声,解决卫樾见不着他人时的焦虑,等卫樾适应了只听声音也行之后, 就再慢慢“降级”,逐渐缓解卫樾因“雏鸟情结”而产生的情绪问题。
毕竟他们往后又不可能真的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待在一起, 这方面的情绪问题还是需要解决的。
不过,卫樾没想那么长远,听完后只觉得老师提出了一个权宜之计的好办法——
如今天寒地冻, 门帘撩上去一些都怕冷风吹进屋里让老师受凉,但他看不到老师又实在难受,所以折中一些,能听到老师就在附近的声音, 也可以聊作慰藉。
等天气暖和了, 老师必然会愿意到院子里陪着他的, 届时就不用只依托琴音了。
“好, 能有老师抚琴作伴,想想就觉得心旷神怡。”卫樾笑眯眯道。
温催玉轻轻挑了下眉:“说不准是噪音为伴,反而添乱呢?”
卫樾想也不想地回答:“老师做什么都很厉害, 抚琴必然也能自学成才。”
学生对他这个老师这么有信心,温催玉哪里舍得叫他失望,这天下午就让人把放在房里的琴搬到了扫秋院, 拾掇拾掇撰写在竹简和绢布上的琴谱, 准备自学。
但就算是在现代,网络发达、什么信息都方便检索的环境下, 想要单靠自学就掌握一门传统技艺,也颇为不易。何况是在这个文字琴谱都不够那么精细的条件下……
温催玉翻看了一遍,过目不忘的能耐让他的脑子记住了琴谱, 但音律天赋的未知让他记住了也不会用,毕竟这琴谱上连琴弦怎么区分都没写,实在无从下手。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这算是有米但分不清锅碗瓢盆。
若有所思地考量片刻后,温催玉索性随意拨了拨琴弦。
然后他发现,其实胡乱拨弦弹出来的曲调也不难听,只要避开会导致“破音”得呕哑嘲哳的指法就行了。
反正他本意也只是为了让卫樾安心,有点声响便差不多了,没想着把自己变成一位名家。
温催玉有一搭没一搭地拨了会儿琴,又觉得这样浪费时间实在虚度,所以他还是提起精神,认真了点。
既然不认识琴弦,又不打算请琴师指教,目前也没有这方面从基础开始的“教科书”,那他就自己一根弦一根弦慢慢琢磨吧! ↑返回顶部↑
卫樾却听得心都热了。
他想,老师这个提议真是好极了!
他要把他和老师的画像放在一起,死的时候用来殉葬,兴许哪日会被后世人挖出来,让他和老师在新的轮回里也得以一起“重见天日”。
单独的画像不够,光是年轻时的画像也不够,还要更多,越多越好……但都让老师来画,那也太辛苦老师了。
“老师,等以后一切都尘埃落定,我们能放松一点了,到时候你还是要教我画画,好不好?我也想给你画像。”卫樾说。
温催玉颔首:“好啊,权当是之前的约定延后兑现了。”
说着,温催玉突然想到了一个或许可以缓解、乃至解决卫樾这段时间在雏鸟情结下,所冒出的焦躁情绪的办法。
“对了,阿樾你之前从国库里给老师拿了把名琴,老师当时也答应过你要学,然后抚琴给你听的。”温催玉说。
卫樾双目一亮。
温催玉:“特意找个琴师学习就不必了,如今府里不宜再出入生人,而且我这又不是奔着正经学成去的,我看着琴谱自己瞎琢磨试试吧。往后你在院子里习武,我不便去外面受冻,就在屋里学琴。”
“你听着声音,知道老师在,会不会就没那么不安了?”
第30章 这般鲜活的明珠垂泪美人景……
温催玉寻思着, 先通过琴声,解决卫樾见不着他人时的焦虑,等卫樾适应了只听声音也行之后, 就再慢慢“降级”,逐渐缓解卫樾因“雏鸟情结”而产生的情绪问题。
毕竟他们往后又不可能真的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待在一起, 这方面的情绪问题还是需要解决的。
不过,卫樾没想那么长远,听完后只觉得老师提出了一个权宜之计的好办法——
如今天寒地冻, 门帘撩上去一些都怕冷风吹进屋里让老师受凉,但他看不到老师又实在难受,所以折中一些,能听到老师就在附近的声音, 也可以聊作慰藉。
等天气暖和了, 老师必然会愿意到院子里陪着他的, 届时就不用只依托琴音了。
“好, 能有老师抚琴作伴,想想就觉得心旷神怡。”卫樾笑眯眯道。
温催玉轻轻挑了下眉:“说不准是噪音为伴,反而添乱呢?”
卫樾想也不想地回答:“老师做什么都很厉害, 抚琴必然也能自学成才。”
学生对他这个老师这么有信心,温催玉哪里舍得叫他失望,这天下午就让人把放在房里的琴搬到了扫秋院, 拾掇拾掇撰写在竹简和绢布上的琴谱, 准备自学。
但就算是在现代,网络发达、什么信息都方便检索的环境下, 想要单靠自学就掌握一门传统技艺,也颇为不易。何况是在这个文字琴谱都不够那么精细的条件下……
温催玉翻看了一遍,过目不忘的能耐让他的脑子记住了琴谱, 但音律天赋的未知让他记住了也不会用,毕竟这琴谱上连琴弦怎么区分都没写,实在无从下手。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这算是有米但分不清锅碗瓢盆。
若有所思地考量片刻后,温催玉索性随意拨了拨琴弦。
然后他发现,其实胡乱拨弦弹出来的曲调也不难听,只要避开会导致“破音”得呕哑嘲哳的指法就行了。
反正他本意也只是为了让卫樾安心,有点声响便差不多了,没想着把自己变成一位名家。
温催玉有一搭没一搭地拨了会儿琴,又觉得这样浪费时间实在虚度,所以他还是提起精神,认真了点。
既然不认识琴弦,又不打算请琴师指教,目前也没有这方面从基础开始的“教科书”,那他就自己一根弦一根弦慢慢琢磨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