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快穿] 第273节(3 / 4)
唐老师絮絮叨叨,声音里充满了困惑:“我们真的这么差吗?人家真的这么好吗?”
田蓝和陈立恒都沉默了,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国内工厂积弊已久。长期的计划经济让国民生产总值不断上升的同时,也让工厂渐渐失去了斗志。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落后,管理上也有大问题,甚至还有人在车间大小便,可想有多糟糕了。
唐老师也没指望两个年轻的学生能够为他提供答案,他只是在倾诉:“我想看看,是不是真的那么好?”
田蓝和陈立恒对视一眼,他的意思是,他想跟着那位弟弟去美国吗?
唐老师还在慢吞吞地往下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看到了,我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田蓝想说即便想出国长见识,也不用非得走他弟弟的门路。但话到嘴边,又被他咽下去了。
时代的局限与悲哀呀。
在1980年,想出国实在太难了。如果不是走私人关系,那么只有两条路,一个是留学,一个是单位公派。
留学不要想了,不说唐老师都这把年纪了,现在的留学也是公费留学,由国家选拔人才出国深造。
至于单位公派,那更加没戏。唐老师有什么单位呀,公社中学老师。连县里的干部都不敢想出国了,何况是他。
这么一扒拉下来,他想走出国门,唯一能够依靠的居然还是那位弟弟。
唐老师自嘲地笑:“当年我没白跪在地上给他当马骑呀,没想到还有报酬。”
田蓝跟被人当胸捅了一刀一样,难受得不得了:“唐老师——”
“没事。”唐老师表情淡然,“这算什么呀,没什么大不了的。手段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不是吗?”
太阳已经西斜,秋天的阳光温暖又迷人,有鸽子从天空飞过,留下响亮的鸽哨,天空湛蓝,太阳却透出了微微的凉。
已经是秋天了,他的人生也走向了秋天,很快就是严冬。
他一定会去看看的,只有亲眼看到了,他才踏实。
田蓝鼻子发酸,差点儿掉下眼泪来。她想她应该说点什么的,可是她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后面响起了拖拉机的突突声,是的,现在即便是北京城,拖拉机也能在市区畅通无阻。毕竟,它好歹也是机械化交通运输工具。
突突声突然间停下,徐同学在车上大喊:“你们动作挺快的啊,电视机都拖来了?”
田蓝转过头,看着一车的大姑娘小伙子和他们身边满满当当的行李,瞬间傻眼:“你们这是?”
又搬家吗?
够了啊,她可不想昨晚才报到的,今天又要搬迁。
难道是打架打赢了,收获了更多的老地盘,现在得过去把地方占了?
那也不用拖拉机跑这么远吧。
徐同学跳下了车,看她没见识的模样,直接嗤笑:“这是我们的校车,全北京城,独一份儿,我们用拖拉机接同学的。”
这话一点也不带自嘲的意思,全是自豪。
因为这个时代,交通工具实在太匮乏了。在火车站,你能推辆自行车去接亲友,帮人把行李绑在自行车后架上,那拉风效果就丝毫不逊色于几十年后的宝马接驾。
何况是拖拉机呢。 ↑返回顶部↑
田蓝和陈立恒都沉默了,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国内工厂积弊已久。长期的计划经济让国民生产总值不断上升的同时,也让工厂渐渐失去了斗志。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落后,管理上也有大问题,甚至还有人在车间大小便,可想有多糟糕了。
唐老师也没指望两个年轻的学生能够为他提供答案,他只是在倾诉:“我想看看,是不是真的那么好?”
田蓝和陈立恒对视一眼,他的意思是,他想跟着那位弟弟去美国吗?
唐老师还在慢吞吞地往下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看到了,我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田蓝想说即便想出国长见识,也不用非得走他弟弟的门路。但话到嘴边,又被他咽下去了。
时代的局限与悲哀呀。
在1980年,想出国实在太难了。如果不是走私人关系,那么只有两条路,一个是留学,一个是单位公派。
留学不要想了,不说唐老师都这把年纪了,现在的留学也是公费留学,由国家选拔人才出国深造。
至于单位公派,那更加没戏。唐老师有什么单位呀,公社中学老师。连县里的干部都不敢想出国了,何况是他。
这么一扒拉下来,他想走出国门,唯一能够依靠的居然还是那位弟弟。
唐老师自嘲地笑:“当年我没白跪在地上给他当马骑呀,没想到还有报酬。”
田蓝跟被人当胸捅了一刀一样,难受得不得了:“唐老师——”
“没事。”唐老师表情淡然,“这算什么呀,没什么大不了的。手段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不是吗?”
太阳已经西斜,秋天的阳光温暖又迷人,有鸽子从天空飞过,留下响亮的鸽哨,天空湛蓝,太阳却透出了微微的凉。
已经是秋天了,他的人生也走向了秋天,很快就是严冬。
他一定会去看看的,只有亲眼看到了,他才踏实。
田蓝鼻子发酸,差点儿掉下眼泪来。她想她应该说点什么的,可是她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后面响起了拖拉机的突突声,是的,现在即便是北京城,拖拉机也能在市区畅通无阻。毕竟,它好歹也是机械化交通运输工具。
突突声突然间停下,徐同学在车上大喊:“你们动作挺快的啊,电视机都拖来了?”
田蓝转过头,看着一车的大姑娘小伙子和他们身边满满当当的行李,瞬间傻眼:“你们这是?”
又搬家吗?
够了啊,她可不想昨晚才报到的,今天又要搬迁。
难道是打架打赢了,收获了更多的老地盘,现在得过去把地方占了?
那也不用拖拉机跑这么远吧。
徐同学跳下了车,看她没见识的模样,直接嗤笑:“这是我们的校车,全北京城,独一份儿,我们用拖拉机接同学的。”
这话一点也不带自嘲的意思,全是自豪。
因为这个时代,交通工具实在太匮乏了。在火车站,你能推辆自行车去接亲友,帮人把行李绑在自行车后架上,那拉风效果就丝毫不逊色于几十年后的宝马接驾。
何况是拖拉机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