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快穿] 第25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立恒瞬间斗志盎然,既然道路已经摆在脚下,那么管外挂到底是怎么回事的呢,先干为敬。
  田蓝也懒得再纠结。外挂不露面的时候,他们要好好干活。现在外挂都加成了,他们当然必须得加倍努力干活呀。
  陈立恒暂时搁下了筹备中的水泥厂,一门心思投入到电视机的生产和销售中去。
  他的目标销售人群不仅仅局限在县城,那年从赵家沟走出去的知青的主意都打。不用票的电视机,200块钱一台。订单凑够了10台,就找人免费给你发货,只要去火车站拿就行。
  当然,陈立恒不可能自己跑去送货,托交友广泛的宋清远的福,他能找到在火车上工作的熟人。等到买卖双方敲定好之后,到时候把东西交给列车员,就能完成运输工作。
  当然,得掏点钱意思意思。
  陈立恒感慨不已:“难怪大家都愿意当八大员,这有了交通工具就是不一样。还不用他开火车呢,人在车上,都能赚外快。”
  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腐败吧。
  可如果没人搞这种假公济私的行为,他就得自己想办法找货运车厢,那样花费的成本更高,甚至因为要托运的电视机数量太少,而造成运输车辆的浪费。
  他点点头,又自言自语:“难怪要搞经济改革,的确得灵活些,才能应对时代发展的需要。”
  田蓝好笑,随便他叨叨。他忙她更忙,她手上有一堆事呢。
  淀粉车间得盖房,桃心型的喜糖也要赶紧做。
  5月是结婚的旺季,现在他们收到的订单已经超过了1000瓶。越往后面会越多,如果没有专门的生产线,根本应对不了如此广阔的市场需求。
  还有糖稀,同样的扩大生产规模。
  别说食品厂,就是酒厂也放了话。马上要进夏天了,水果罐头得准备上。他们今年跟林场说好了,要多进一半水果全部生产成罐头,腌制罐头的糖也必须得跟上啊。
  在夏天来临之前,这些活一件都不能耽误。
  当然,这些还不是重点工作。眼下她真正要关注的,实际上是向阳公社各个大队的通电问题。
  早在60年代,国家就已经推行过一波村村通电的工程。向阳公社也是搭了那会儿的末班车,成功通上的电。
  但买电线要钱,买电线杆子也要钱,最可怕的是用电还得交电费。这对各个大队的社员来说,是沉重的负担,他们承受不起。
  听说本省甚至还有地方当初被作为示范点,村里通了电。结果因为交不起电费,后来电灯电线都成了摆设,家家户户还点煤油灯。
  一句话,钱制约了现代科技进农村。
  现在,经济卡脖子的手已经松弛了,起码赵家沟不缺这份钱。
  大队书记听了田蓝的汇报,赞同通电的是迫在眉睫。
  有了电,他们的磨坊就不用单纯依靠风力。到时候通上电,磨盘就能呼呼地转。
  有了电,即便到了晚上,糖坊和酒坊照样能开工,起码能多赶一半的工时,能多挣好多钱呢。
  以后娃娃们也不用坐在煤油灯下写作业,多费眼睛。
  他立刻张罗着开社员大会,把全大队的男女老少都拢到一块儿,说引电入村的事。
  通电技术上没问题,县里的电力公司也愿意送电下乡。就原先困扰大家的电缆供应,因为吴师傅有门路,只要多掏点钱就能买到。
  大家唯一需要讨论的就是钱。
  电线杆子好说,现在条件有限,没有水泥柱子,拿硬木头代替也常见。反正他们是山村,山上都是树,倒不缺这点木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