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1 / 5)
因为钟父的升迁,小岛上的那块地皮早就被转移到钟嘉盛名下,贷款申请人的名字自然也是他。
处理好贷款申请的微末细节。
钟嘉盛也一并做了一份会向港市市民公开的财务报告。
寺庙修建经费明面上由三部分组成。
丰汇银行借贷5000万、商界人士捐款2000万、钟家个人名义捐款600万港元。
当然这600万港元钟嘉盛是不可能自掏腰包。
钱生钱合法,利滚利违法。
他很早之前就把手里的9千万港元全部兑换成美金。
当时汇率是4.6:1.
后面因为西欧经济崩塌和石油危机问题,美金汇率一直上涨。
九月份之前美金汇率不到5,现在快要破7,三个月的时间,只要提前把手里所有港元兑换成美金。
什么都不用做,放几个月时间,靠汇率就能得到40%的利润。
林亦依银行账户里的一千万美金现在兑换成港元差不多就是七千万。
靠汇率差,三个月赚取2400万港元。
高利贷的利息都没这么高。
两份文件拟定好,钟嘉盛才去了钟父的书房打印正式文件。
钟邦有坐在窗边看经书,修身养性。
但视线还是留意到另一边。
等不到儿子主动汇报事情进度,钟邦有只能自己开口问,“嘉盛,事情办得怎么样?”
钟嘉盛扭过头看了老头一眼,摁下复印按钮。
“一个亿的资金已经凑齐,但我会看情况缩减,争取修建费用不超过八千万。”
钟父呷了一口清茶,慢悠悠道:“账抹平了吗?”
钟嘉盛拿了一份资料递了过去,“我办事你放心。”
钟父接过还带油墨味的纸张,上下快速浏览,越看越满意。
怕钟嘉盛过于自负吃亏,他还是压着点,露出两分疑惑又挑了些毛病。
“钟家捐款的来源可以再清楚点。
南洋洲那边的农场靠卖牛奶鸡蛋挣这么一笔钱可不容易。”
“……”老头是怕被人说吃软饭?
钟嘉盛一侧眉峰微挑,很识趣地没戳破,似笑非笑的点头应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