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 / 3)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女皇陛下接纳了我们勾芒族,还把咱们编入舒国户籍,享受和舒国百姓一样的待遇!”
话一出口,族人们脸上满是惊喜,交头接耳,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终于有安身的地方了。”
“是啊,以后不用四处漂泊了!”
熊少卿抬手示意安静,继续道:“陛下还打算在京郊景平镇建勾芒山庄给咱们住。往后,咱们能和舒国百姓通婚,真正扎根在这里!”
族人们纷纷举杯向熊少卿致谢。一位年长的族人颤巍巍起身,声音哽咽:
“少族长,多亏了你,我们才有今天。祝你和夫人长长久久,幸福安康!”
熊少卿微微一笑,下意识摸了摸袖中的药瓶。那是柳寒月为防止她在晚宴上因酒疹不适特意炼制的。
她看向一旁的柳寒月,眼神不自觉柔和下来。
晚宴在欢声笑语中持续到深夜才结束。柳寒月吩咐府里的管事安置好勾芒族族人。
虽说公主府房间多,但要住下五百人,每个房间都得挤一挤。可对族人们来说,能安定下来,就是最大的幸福。
管事忙前忙后,确保每个族人都能有个安身之处。
族人们挤在一起,脸上却满是满足,低声憧憬着未来的生活。
熊少卿与柳寒月站在府邸高台上,夜风吹来,带着丝丝凉意,却吹不散两人心中的炽热。
她们目光交汇,眼中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彼此的深情。
次日清晨,熊少卿和柳寒月一同策马前往景平镇。马蹄轻点,尘土飞扬,晨风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
到了景平镇,里正早已得知消息,带着几名镇民迎了上来。里正五十岁上下,面容和善,眼神里透着精明与恭敬。
他微微躬身,拱手道:“二位大人一路辛苦了,有什么吩咐尽管说。”
熊少卿拿出女皇的圣旨递给里正,里正恭敬接过,仔细看完,满脸崇敬:“二位大人放心,我马上安排,绝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他立即吩咐下去,联系镇上的工匠与徭役,准备开工修建勾芒山庄。镇民们听闻此事,纷纷赶来围观,议论声此起彼伏。
第107章 青山绿水筑新局,红妆喜烛结同心
勾芒山庄选在景平镇东侧的开阔地,这里背靠青山,面临绿水,是块风水宝地。青山似屏,绿水如带。
勾芒族人得知要在此建家园,满心欢喜,纷纷投身到修建工程中,他们在附近搭起帐篷。
熊少卿与柳寒月在工地上巡视,确保工程顺利。熊少卿手持图纸,认真核对细节,不时和工匠交流,偶尔还亲自示范。
柳寒月则站在一旁,目光温柔,吩咐侍女为族人们送清凉茶水和点心。
忙完时,天色已近黄昏。熊少卿和柳寒月骑马回清澜公主府。
柳寒月望着这片她居住多年的地方,不禁有些怅然。
这里是她的家,是她与熊少卿相知相守的见证。每一块砖石,每一片瓦砾,都承载着她们的回忆。
熊少卿看出了柳寒月的心思,轻轻握住她的手:“猫崽,就算搬到东宫,这儿也永远是家,随时能回来。”
柳寒月心里宽慰了些,轻轻靠在熊少卿肩头,满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怀念。 ↑返回顶部↑
话一出口,族人们脸上满是惊喜,交头接耳,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终于有安身的地方了。”
“是啊,以后不用四处漂泊了!”
熊少卿抬手示意安静,继续道:“陛下还打算在京郊景平镇建勾芒山庄给咱们住。往后,咱们能和舒国百姓通婚,真正扎根在这里!”
族人们纷纷举杯向熊少卿致谢。一位年长的族人颤巍巍起身,声音哽咽:
“少族长,多亏了你,我们才有今天。祝你和夫人长长久久,幸福安康!”
熊少卿微微一笑,下意识摸了摸袖中的药瓶。那是柳寒月为防止她在晚宴上因酒疹不适特意炼制的。
她看向一旁的柳寒月,眼神不自觉柔和下来。
晚宴在欢声笑语中持续到深夜才结束。柳寒月吩咐府里的管事安置好勾芒族族人。
虽说公主府房间多,但要住下五百人,每个房间都得挤一挤。可对族人们来说,能安定下来,就是最大的幸福。
管事忙前忙后,确保每个族人都能有个安身之处。
族人们挤在一起,脸上却满是满足,低声憧憬着未来的生活。
熊少卿与柳寒月站在府邸高台上,夜风吹来,带着丝丝凉意,却吹不散两人心中的炽热。
她们目光交汇,眼中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彼此的深情。
次日清晨,熊少卿和柳寒月一同策马前往景平镇。马蹄轻点,尘土飞扬,晨风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
到了景平镇,里正早已得知消息,带着几名镇民迎了上来。里正五十岁上下,面容和善,眼神里透着精明与恭敬。
他微微躬身,拱手道:“二位大人一路辛苦了,有什么吩咐尽管说。”
熊少卿拿出女皇的圣旨递给里正,里正恭敬接过,仔细看完,满脸崇敬:“二位大人放心,我马上安排,绝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他立即吩咐下去,联系镇上的工匠与徭役,准备开工修建勾芒山庄。镇民们听闻此事,纷纷赶来围观,议论声此起彼伏。
第107章 青山绿水筑新局,红妆喜烛结同心
勾芒山庄选在景平镇东侧的开阔地,这里背靠青山,面临绿水,是块风水宝地。青山似屏,绿水如带。
勾芒族人得知要在此建家园,满心欢喜,纷纷投身到修建工程中,他们在附近搭起帐篷。
熊少卿与柳寒月在工地上巡视,确保工程顺利。熊少卿手持图纸,认真核对细节,不时和工匠交流,偶尔还亲自示范。
柳寒月则站在一旁,目光温柔,吩咐侍女为族人们送清凉茶水和点心。
忙完时,天色已近黄昏。熊少卿和柳寒月骑马回清澜公主府。
柳寒月望着这片她居住多年的地方,不禁有些怅然。
这里是她的家,是她与熊少卿相知相守的见证。每一块砖石,每一片瓦砾,都承载着她们的回忆。
熊少卿看出了柳寒月的心思,轻轻握住她的手:“猫崽,就算搬到东宫,这儿也永远是家,随时能回来。”
柳寒月心里宽慰了些,轻轻靠在熊少卿肩头,满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怀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