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3 / 4)
有次被陈氏发现,陈氏因此罚他跪了两个时辰。
众人光听着余老板的描述就直咽口水,掰着指头数日子。
“余老板,我门可等着玉米了。”一个面熟的大叔笑道。
“到时叔叔婶婶们可得早些过来。”余南叶笑道。
众人齐齐应好。
南水村众人乐呵呵背起背篓,他们哪里想得到这么轻松就卖完黄豆芽。
这会儿走回村还能赶上午食。
等周围人散得差不多,张家婶子来到余南叶跟前道谢。
“南小子,要不是你,婶子也不能轻轻松松赚二百四十文。”
当初她家买了五斤黄豆,全部泡了,如今五斤黄豆发了三十斤黄豆芽,拿小背篓装,放得稀疏,装了近三个背篓。
一斤黄豆芽八文,三十斤就是二百八十文。
搁从前张家婶子想都不敢想。
有张家婶子带头,越来越多的村里人跟余南叶道谢。
余南叶笑道:“这不是我一人之功,若没有大家齐心协力,光靠我一人,短短几日亦无法发出这么多黄豆芽。”
句句说到村民们心坎,更加感激余南叶。
有些话不能教旁人听了去,余南叶寻了个借口,拉着陆柘景离开。
大伙儿目送两人的背影,直至消失化为黑点,才收起视线背上自己的背篓,三三两两游肆。
以前他们来镇上都是忙着采买,或干活,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压根没机会闲逛。
正巧身上有铜板,可以置办些回去。
大伙儿取出给余南叶的二成,其他铜板买了面粉和大米,给家里小子或闺女买饴糖,或绿豆糕。
也有到屠夫那里买两斤肉,或是猪蹄排骨的。
今日对南水村人来说是个大丰收。
回到村大伙儿都买了不少东西,张村长喜气洋洋,询问过几人得知两刻钟黄豆芽就卖光了,脸上笑出了花褶子。
连声说好。
他们家去的是老大张有才一家。
老有才笑得合不拢嘴,“爹,你不知道今日不到两刻钟,咱们家的黄豆芽就卖光了,二十斤黄豆芽卖了一百六十文。”
放在以前他们想都不敢想,他不似弟弟张翰墨那般会读书,幼时勉强认过几个字。
算术也学不好,想去镇上做个账房先生都不行。
只能在镇上干活,一日下来又苦又累却只有三十五文。
而今日一个时辰不到就赚了一百八十文。 ↑返回顶部↑
众人光听着余老板的描述就直咽口水,掰着指头数日子。
“余老板,我门可等着玉米了。”一个面熟的大叔笑道。
“到时叔叔婶婶们可得早些过来。”余南叶笑道。
众人齐齐应好。
南水村众人乐呵呵背起背篓,他们哪里想得到这么轻松就卖完黄豆芽。
这会儿走回村还能赶上午食。
等周围人散得差不多,张家婶子来到余南叶跟前道谢。
“南小子,要不是你,婶子也不能轻轻松松赚二百四十文。”
当初她家买了五斤黄豆,全部泡了,如今五斤黄豆发了三十斤黄豆芽,拿小背篓装,放得稀疏,装了近三个背篓。
一斤黄豆芽八文,三十斤就是二百八十文。
搁从前张家婶子想都不敢想。
有张家婶子带头,越来越多的村里人跟余南叶道谢。
余南叶笑道:“这不是我一人之功,若没有大家齐心协力,光靠我一人,短短几日亦无法发出这么多黄豆芽。”
句句说到村民们心坎,更加感激余南叶。
有些话不能教旁人听了去,余南叶寻了个借口,拉着陆柘景离开。
大伙儿目送两人的背影,直至消失化为黑点,才收起视线背上自己的背篓,三三两两游肆。
以前他们来镇上都是忙着采买,或干活,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压根没机会闲逛。
正巧身上有铜板,可以置办些回去。
大伙儿取出给余南叶的二成,其他铜板买了面粉和大米,给家里小子或闺女买饴糖,或绿豆糕。
也有到屠夫那里买两斤肉,或是猪蹄排骨的。
今日对南水村人来说是个大丰收。
回到村大伙儿都买了不少东西,张村长喜气洋洋,询问过几人得知两刻钟黄豆芽就卖光了,脸上笑出了花褶子。
连声说好。
他们家去的是老大张有才一家。
老有才笑得合不拢嘴,“爹,你不知道今日不到两刻钟,咱们家的黄豆芽就卖光了,二十斤黄豆芽卖了一百六十文。”
放在以前他们想都不敢想,他不似弟弟张翰墨那般会读书,幼时勉强认过几个字。
算术也学不好,想去镇上做个账房先生都不行。
只能在镇上干活,一日下来又苦又累却只有三十五文。
而今日一个时辰不到就赚了一百八十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