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2 / 4)
没人能忍住不对幼子动手。
“我不记得当天来了多少人,大伯、二伯、三伯、二叔公、三表兄……”
潘琅寰闭上眼睛,疲惫,却也冷漠傲然。
“当然,不管是多少人,都不是好东西,也都别想从我手里拿到一文钱。”
“他们知道哄不了我,就去哄安玉,骗他和我作对。”
“确实也闹过一阵,但都不成气候。”
“不过这确实提醒了我,安玉耳朵软,分辨不出谁好谁坏,所以我把他保护的更好,绝不让他再见到那些乱七八糟的亲族。”
但是一整个潘家亲族,不可能斗不过一个十二岁的孩子。
他们买通了当地县官,以朝廷律法施压,让他交出家产,而他转身就以半数家财和认义父的承诺,求到了宫内曹大监的身上。
所有的阴谋诡计都在曹大监绝对的权力面前化为乌有。
宗族不敢再说话,而他担任了潘家掌权人,继续爹娘生前生意,以及每年往宫里送一笔“孝敬钱”。
“从那时我就明白,再多的银子,都比不上实际的权力。”潘琅寰压下极黑的眉眼,“但皇宫诡谲,谁也不知道曹大监会不会一朝失势,所以我要让安玉去读书。”
自小的经历让他失去了安全感,因此无论做什么,他都要未雨绸缪。
做一步,算十步,才能保他潘家无忧。
“可是……”潘琅寰表情微微扭曲,“安玉怎么就偏偏爱上了做菜!”
“我要让他科举,他自己却要当膳工!当厨子!”
他甚至怀疑是当年那群亲族对潘安玉的影响尚在。
气到极致时,险些控制不住去把人痛打一顿。
柳金枝哑口无言。
她确实没想到潘家是这么个情形。
但她能理解潘安玉,也能理解潘琅寰。
因为她和潘琅寰很像,辛辛苦苦开饭馆,也是为了多一份实力护住弟弟、妹妹。
不过……
“潘大官人,你相信人有既定天分这回事吗?”
柳金枝道。
潘琅寰抬眸看她:“我只信勤而有道。”
“既是如此,安玉勤过吗?”
潘琅寰似乎又陷入了回忆:“刚知道爹娘去世那些日子,他很伤心,对我言听计从,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点灯读书,是勤奋过的。”
“结果呢?”
“他三岁启蒙,四岁入私塾,五岁我就请了西席先生一对一教导。” ↑返回顶部↑
“我不记得当天来了多少人,大伯、二伯、三伯、二叔公、三表兄……”
潘琅寰闭上眼睛,疲惫,却也冷漠傲然。
“当然,不管是多少人,都不是好东西,也都别想从我手里拿到一文钱。”
“他们知道哄不了我,就去哄安玉,骗他和我作对。”
“确实也闹过一阵,但都不成气候。”
“不过这确实提醒了我,安玉耳朵软,分辨不出谁好谁坏,所以我把他保护的更好,绝不让他再见到那些乱七八糟的亲族。”
但是一整个潘家亲族,不可能斗不过一个十二岁的孩子。
他们买通了当地县官,以朝廷律法施压,让他交出家产,而他转身就以半数家财和认义父的承诺,求到了宫内曹大监的身上。
所有的阴谋诡计都在曹大监绝对的权力面前化为乌有。
宗族不敢再说话,而他担任了潘家掌权人,继续爹娘生前生意,以及每年往宫里送一笔“孝敬钱”。
“从那时我就明白,再多的银子,都比不上实际的权力。”潘琅寰压下极黑的眉眼,“但皇宫诡谲,谁也不知道曹大监会不会一朝失势,所以我要让安玉去读书。”
自小的经历让他失去了安全感,因此无论做什么,他都要未雨绸缪。
做一步,算十步,才能保他潘家无忧。
“可是……”潘琅寰表情微微扭曲,“安玉怎么就偏偏爱上了做菜!”
“我要让他科举,他自己却要当膳工!当厨子!”
他甚至怀疑是当年那群亲族对潘安玉的影响尚在。
气到极致时,险些控制不住去把人痛打一顿。
柳金枝哑口无言。
她确实没想到潘家是这么个情形。
但她能理解潘安玉,也能理解潘琅寰。
因为她和潘琅寰很像,辛辛苦苦开饭馆,也是为了多一份实力护住弟弟、妹妹。
不过……
“潘大官人,你相信人有既定天分这回事吗?”
柳金枝道。
潘琅寰抬眸看她:“我只信勤而有道。”
“既是如此,安玉勤过吗?”
潘琅寰似乎又陷入了回忆:“刚知道爹娘去世那些日子,他很伤心,对我言听计从,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点灯读书,是勤奋过的。”
“结果呢?”
“他三岁启蒙,四岁入私塾,五岁我就请了西席先生一对一教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