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3 / 4)
将诗集还给傅霁景之后,柳金枝故作镇定地拉着柳霄坐上了驴车。
柳霄看着自家阿姐的脸,嘶了一声:“阿姐,你憋笑什么?”
“霄哥儿,你说二郎会不会认识孟大人?”
“会。”
柳霄这段时间待在黄师道身边,总是听黄师道提起傅霁景和傅府,对傅府的人脉圈也有了一定了解。
他还以为柳金枝是想通过傅霁景,把孟义再请回饭馆写首诗。
毕竟这些天饭馆的生意有多火爆他是知道的。
岂知柳金枝点点头,往后一躺,笑着说:“我也觉得会。”
柳霄皱了一下眉。
正一门心思想要读书考取功名的他,对男女之间萌生的恋爱还无法理解。
“阿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柳霄拉拉柳金枝的衣袖。
柳金枝摆摆手:“没什么,随便说说。”
柳霄:……
真是难懂的大人。
*
傅霁景与柳金枝似乎彼此有了默契。
彼此双方开始了若有若无的关注和无声交流。
最明显的表现是,在柳金枝问过傅霁景有关孟义的事情后,没过几日,就有另一位在汴京城中享誉盛名的诗人,光临小饭馆,还在同一面墙,同样挥毫写下一首诗。
这件事情无疑再度引爆了汴京城的文人圈。
柳金枝敏锐地从中嗅到了商机。
“林勤,你去找两个师傅,把饭馆的四面墙都刷上白漆。再在墙面上贴个告示,只有身负才名者才能在墙上题诗,其他人,一概不许。”
这就是现代的炒作,加贴便利贴的营销方法。
从二十一世纪的眼光出发,这种做法早就老掉牙了,但这里是大宋的汴京城。
她相信这个营销策略能让小饭馆的声音再上一层楼。
不过在做了决定之后,她给傅霁景写了一封信。
信中谢他替饭馆引荐两位大诗人,并邀傅霁景于三月末,在御园金明池一聚。
御园金明池是一座重要的皇家园林,一年四季都不对外开放,仅供皇家人取乐。
但因为民间盛行吃鱼脍,也就是鱼生,官家为了与民同乐,特意下令,在每年三月,御园金明池都会开放一段时间,让百姓们也能够享受临江斫脍之乐。
此番举动坚持数年后,逐渐演变成一个盛会。 ↑返回顶部↑
柳霄看着自家阿姐的脸,嘶了一声:“阿姐,你憋笑什么?”
“霄哥儿,你说二郎会不会认识孟大人?”
“会。”
柳霄这段时间待在黄师道身边,总是听黄师道提起傅霁景和傅府,对傅府的人脉圈也有了一定了解。
他还以为柳金枝是想通过傅霁景,把孟义再请回饭馆写首诗。
毕竟这些天饭馆的生意有多火爆他是知道的。
岂知柳金枝点点头,往后一躺,笑着说:“我也觉得会。”
柳霄皱了一下眉。
正一门心思想要读书考取功名的他,对男女之间萌生的恋爱还无法理解。
“阿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柳霄拉拉柳金枝的衣袖。
柳金枝摆摆手:“没什么,随便说说。”
柳霄:……
真是难懂的大人。
*
傅霁景与柳金枝似乎彼此有了默契。
彼此双方开始了若有若无的关注和无声交流。
最明显的表现是,在柳金枝问过傅霁景有关孟义的事情后,没过几日,就有另一位在汴京城中享誉盛名的诗人,光临小饭馆,还在同一面墙,同样挥毫写下一首诗。
这件事情无疑再度引爆了汴京城的文人圈。
柳金枝敏锐地从中嗅到了商机。
“林勤,你去找两个师傅,把饭馆的四面墙都刷上白漆。再在墙面上贴个告示,只有身负才名者才能在墙上题诗,其他人,一概不许。”
这就是现代的炒作,加贴便利贴的营销方法。
从二十一世纪的眼光出发,这种做法早就老掉牙了,但这里是大宋的汴京城。
她相信这个营销策略能让小饭馆的声音再上一层楼。
不过在做了决定之后,她给傅霁景写了一封信。
信中谢他替饭馆引荐两位大诗人,并邀傅霁景于三月末,在御园金明池一聚。
御园金明池是一座重要的皇家园林,一年四季都不对外开放,仅供皇家人取乐。
但因为民间盛行吃鱼脍,也就是鱼生,官家为了与民同乐,特意下令,在每年三月,御园金明池都会开放一段时间,让百姓们也能够享受临江斫脍之乐。
此番举动坚持数年后,逐渐演变成一个盛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