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不就相当于现代的探店好评?
  文案都不用她自己写。
  而她要做的,就是借着这么个绝佳的宣传机会,把柳氏饭馆的名声再打响一次。
  柳金枝怒气尽消,甚至还有些愉悦。
  对林勤和王忠勇道:“把这些纸张都捡起来,再给我找一个书坊的掌柜。”
  她要出诗集!
  其实文人向来都有出诗集的习惯,比如乡试之后大家聚会出一本,殿试之后大家集会出一本……
  出诗集不仅能够集结同好,还能提高知名度,就跟个人代表作一样。
  要不是出诗集要价颇高,估计人人都会去试试。
  但现在是柳金枝出钱,替书生们出诗集。
  等到书生们酒醒之后问了一遍,几乎没有不同意的。
  有的甚至还想多加两首诗。
  毕竟是花别人的钱,扬自己的名。
  何乐而不为呢?
  在和书生们沟通好之后,柳金枝就带着这些草稿纸去了一家书坊。
  但诚如她之前所说,在古代,书生们出个诗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汴京城里每天出来的诗集不说几千,几百也是有的。
  但大家每天工作那么忙,谁有时间去慢慢看你的诗?况且古代文盲率高,大部分人还不识字呢。
  所以,如何让这本诗集脱颖而出?
  柳金枝想到的招数是“插图。”
  请一位技巧精湛的画师为每一道菜,都画一副色彩浓艳、菜色精致的画,装订在每一首诗作旁边。
  就是看不懂诗的人拿到了这册诗集,也能借插图钓起他们的馋虫。
  这事柳霄极为赞成,又询问了黄师道还有几位师兄,给柳金枝推荐了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师。
  在柳金枝出手大方的前提下,画师以半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二十八道菜品的绘图。
  再加上书坊利用活字印刷印出拓本,再进行装订。
  一个月后,一本史无前例的美食诗集终于出版了。
  柳金枝拿了十来本放在自家店门口销售,定价都不高,主要还是为了打开知名度。
  柳霄那边也拿了几本去送给师父、师兄,潘琅寰、潘安玉、项志轩、应天爵四人也是一人一本,又拿了不少,去分发给亲朋好友。
  其实柳金枝还想请傅霁景帮帮忙,但又觉得这种类似于派发传单一样的事情,不太符合傅霁景的格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