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柳金枝煮这猪肉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脱毛。
  猪毛难脱,特别是哪些小细毛,在生肉状态下更是难刮。
  所以有经验的膳工都会选择把猪肉煮熟,沸水浇灌之下,这些细小猪毛就变得稀软易脱落。
  柳金枝拿剔骨刀利落下手,将细毛脱了个干净。
  再片掉肉身上多余的肥膘,将其切成长条,放到加满凉清水的盆里浸泡。
  “端两个蒸笼来。”柳金枝招呼两个跑腿的丫头。
  那两个丫头生的手大脚大,干活十分利落,不一会儿就从膳房里头翻找出一只三层加盖的大蒸笼,两人合力架在了喷火似的燃烧的灶眼上。
  柳金枝取下盖子,将水盆放入蒸笼的最上头。
  这一步就是要借助滚烫的蒸汽把猪肉蒸到化掉。
  但要想达到这个效果,即使是放在最顶层,也需要足足一个时辰。
  在这个过程中,柳金枝让一个管火丫头看着火,自己去库房里头翻出了条干净纱布,以及各色调料一麻袋,都提到膳房来。
  宋朝人做鱼冻是很有一手的,他们在将肉蒸化之后,可以通过撇去脂肪的多少,来控制皮冻水晶脍的透明程度。
  脂肪撇的越多,水晶脍就越晶莹剔透。
  如果想要追求如水晶般毫无杂质的透亮模样,就将脂肪全部撇去。
  若把一道水晶脍做到极致,据说可以媲美稀世水晶,光泽万丈,莹润无比,好似涎玉沫珠。
  当然,这只是古人的夸张说法。
  柳金枝在钻研宋代美食食谱之后,认为如果水晶脍能做到如素海蜇皮一般剔透明亮,就已经能算最好的水晶脍了。
  在反复往锅中加了三道水后,一个时辰已过。
  两个烧火丫头把蒸笼盖子打开,合力搬出水盆。
  那水盆已经被蒸的滚烫无比,甫一拿出,就在春寒料峭时节吞吐着大量白色滚烟蒸汽,模糊人的视线。
  一众丫头赶忙拿手去扇。
  拨开浓雾,方才见水盆里头的猪皮大部分都已化尽,成了半清不浑的肉汤,还剩下一些怎么也蒸不化的老皮,尚且或浮或沉埋在肉汤之中。
  柳金枝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网孔细密小巧的铁笊篱,将这些老皮碎肉全部捞出来扔掉。
  再将整水盆的肉汤端起来,倾
  倒入第三口灶眼上架着的铁锅当中。
  这回就不用大火烹煮了,只需小火慢炖。
  一边炖,一边再用小铁笊篱将时不时顺着滚烫水泡冒出头的杂质捞出、扔掉。
  如此重复这个过程大约半个时辰,就可以停火。
  这时候肉汤虽然彻底没有了杂质,可依旧浑浊。
  于是柳金枝让那两个烧火丫头连同自己一起端起铁锅,将锅内肉汤倒入早就布置好的细纱布中过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