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的世民,总能带给他无尽的惊喜啊。
  就像这一回,他并不曾真打算把世民“半年灭楚”的诺言当成衡量战功的标准,但在孩子的一番运筹帷幄之下,秦军,竟然真立下了半年灭楚的战功,为秦国节省了大量军粮!
  有儿如此,此生足矣。
  蒙毅看着今日一见到太子就心情变得极好、刚生气下一瞬就主动消退的君王,不由为宫中年幼的诸公子们暗暗高兴了一秒——
  从太子出征离开咸阳的那天起,王上脸上就鲜少再有笑容,而为了帮他转移注意力,李斯劝王上每日抽出半个时辰的时间,来检查诸位小公子的功课。
  身为君王近臣,蒙毅这些时日听得最多的,就是王上怒罚诸公子再抄一百遍的训斥声....
  没错,他家王上检查功课时,竟是拿太子的功课为标杆来要求孩子们的!
  四岁的公子要对应太子四岁时的字,五岁的公子要对应太子五岁时的字.....
  可太子是神童啊!蒙毅扪心自问,连自己的字也快赶不上太子了,王上的这种要求,又有哪个小公子能做到?
  还好太子平安回来了,诸位小公子终于能摆脱噩梦了!
  第105章
  “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1)
  在庄重的钟鼓大缶雅乐声中,一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恢弘盛大的庆功宴,正在咸阳宫中举行。
  这趟灭楚,不但昭示着秦国平定乱世、征服中原的巍巍功绩,还昭示着,秦国征服了殷商、姬周两朝都未能征服的荆楚南蛮政权,真正做到了前无古人的大一统——
  从此金瓯无缺,南北臣服,普天之下唯大秦鹰视虎扬,浩浩汤汤!
  开场照旧是论功行赏,这一回的封赏跟以往也不一样,是数功并论的。
  内史蒙毅大声宣读着君王亲手所写的封赏诏书,
  “大秦君王诏曰:平定四海,有赖吾臣将士之功,今录其数功并赏——
  上将军王翦,拜二十级列侯’武成侯‘,食邑十六县;
  太尉尉缭,拜十九级关内侯’文成侯‘,食邑十四县;
  将军李信,拜十八级大庶长,食邑八千户.....”
  灭楚担任副将的刘季樊哙诸人,也各得了十一级右庶长和九级五大夫的爵位,殿中一片喜气洋洋。
  当然,秦王也没忘了他的太子。
  虽然李世民这个储君,已经破天荒成为了古往今来第一个同时担任太子。天策上将。文武通侯、享受食邑十万户的储君,
  但这一切,在一个那么爱他、从不猜忌他的秦王父亲看来,自然觉得还远远不够。
  于是,当蒙毅念完了这道诏书,大臣们提着的心刚刚放下时,就猝不及防看到对方举起了另一道诏书,高声念道,
  “太子世民,幼龄出征,奇计百出,勇破敌阵,拜郎中尉,统管郎中令事务,拜二十级列侯’武安侯‘,食邑十八县....”
  在场诸人,除了扶苏和子高将闾他们高兴得在一直拍手,大臣们都不敢置信地面面相觑——
  郎中令,官居九卿之位,负责王宫侍卫和君王出行安全事宜。
  这从天而降的“郎中尉”一职,既然还在郎中令之上,岂不是意味着,太子的官衔竟在三公之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