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第61节(3 / 4)
耿马挠挠头,嘿嘿笑:“精装册就带这些,灏哥儿慢慢写便是了……”
耿灏翻了个白眼,摸了摸封皮上烫金的那八个字,三年进士五年状元啊,真是痴人说梦,可却莫名叫人心生希冀。他还翻开了那本又大又厚的紫皮书,头一页是目录,他才读了一两行字,便有些新鲜地“咦?”了出来。
目录上是加粗浓黑大字:
壹、科考大纲分析与核心知识图谱
壹甲、考试结构详解
他好奇地按照目录所示页码对应翻到了“壹甲”。
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怪图。
那图以一个个框里有字、以箭头连缀的树状图画,从上到下把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的科目、侧重标得清楚,还注了关键时辰,算出国子监学子各场考试的中榜比例。
细细看了,耿灏那三白眼便不由得睁大了。
他之前从未见过这样的图,一开始不解,但一旦看懂后便觉着天灵盖好似被人撬开了似的,有种无比清晰的感觉。
就一张图,也没什么累赘言语,便将科举三场大试都解清楚了。
这东西……有点东西。
接着往下。
壹乙、科目深度解析
也是一张图,或许不是图……
耿灏不知要如此描述。
那是一张经纬纵横、横竖平直画了一个个方形小格子的图表,横向标了《论语》《孟子》《诗》《书》《易》《周礼》《礼记》及《春秋》各本经义的名称,纵向则写了宝元元年科举变法前后几年的时间。
中间格子则填着每一年这些经义的出题数量。如此,便将科考侧重“诗赋、帖经、墨义”中历年出题比例变化统计对比了出来。
旁边甚至还有一个小图,一个个竖起的方柱在“l”型的纵线横线上拔地而起,纵线旁边标注数量,横线还是那些子集经义的名称,出题数量多的经义方柱便高,高低错落,如此更是明显,一眼便能看出科考中最常考的是哪本经义了。
耿灏看得目不转睛。
往常讲学博士总说哪篇经义最是紧要,还要长篇大论说一堆缘何重要,耿灏听了就忘,脑中毫无痕迹,如今一目了然!他不需要任何人为他讲解,不过两张图,便一下将这些都记在心里了。
耿灏心中不由惊叹,真好,傻子都能看懂。
不知傻子如何,他反正看懂了!
再往下也是如此,用图表分析出了策论中被边防、吏治、青苗法、市易法、保甲法、王相公变法、范相公变法等七大专题中哪个最重要、最常考。
之后,不仅收录了范丞相、王丞相与历年甲榜前三政论范文,还为他详细解析起了这些牛人之所以写得好的原因。
没有长篇大论,对于策论,只写了一句加粗的朱红大字:“‘三段法’为策论通用法。”
往下才言简意赅地用墨字注释。
耿灏不自觉便将那段注释喃喃地念了出来:“策论起源于汉代策试,是朝廷针对时政治国等具体事宜“献策谋断”的文体,因此,策论的核心是‘以致用’。对策揄扬,大明治道,不仅要提出观点,更需援引史料、经典或现实案例作为论据,从而给出具体可行的对策。故而,不论是何种论题,皆可按‘明题立言、析因理论、施策献策’的三段式结构破题;而三段式结构,又能继续细分为总分总、递进式论证两种框架……”
耿灏手有点抖,心也跳得有些快,他用力咽了一口唾沫。
他居然……看懂了…… ↑返回顶部↑
耿灏翻了个白眼,摸了摸封皮上烫金的那八个字,三年进士五年状元啊,真是痴人说梦,可却莫名叫人心生希冀。他还翻开了那本又大又厚的紫皮书,头一页是目录,他才读了一两行字,便有些新鲜地“咦?”了出来。
目录上是加粗浓黑大字:
壹、科考大纲分析与核心知识图谱
壹甲、考试结构详解
他好奇地按照目录所示页码对应翻到了“壹甲”。
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怪图。
那图以一个个框里有字、以箭头连缀的树状图画,从上到下把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的科目、侧重标得清楚,还注了关键时辰,算出国子监学子各场考试的中榜比例。
细细看了,耿灏那三白眼便不由得睁大了。
他之前从未见过这样的图,一开始不解,但一旦看懂后便觉着天灵盖好似被人撬开了似的,有种无比清晰的感觉。
就一张图,也没什么累赘言语,便将科举三场大试都解清楚了。
这东西……有点东西。
接着往下。
壹乙、科目深度解析
也是一张图,或许不是图……
耿灏不知要如此描述。
那是一张经纬纵横、横竖平直画了一个个方形小格子的图表,横向标了《论语》《孟子》《诗》《书》《易》《周礼》《礼记》及《春秋》各本经义的名称,纵向则写了宝元元年科举变法前后几年的时间。
中间格子则填着每一年这些经义的出题数量。如此,便将科考侧重“诗赋、帖经、墨义”中历年出题比例变化统计对比了出来。
旁边甚至还有一个小图,一个个竖起的方柱在“l”型的纵线横线上拔地而起,纵线旁边标注数量,横线还是那些子集经义的名称,出题数量多的经义方柱便高,高低错落,如此更是明显,一眼便能看出科考中最常考的是哪本经义了。
耿灏看得目不转睛。
往常讲学博士总说哪篇经义最是紧要,还要长篇大论说一堆缘何重要,耿灏听了就忘,脑中毫无痕迹,如今一目了然!他不需要任何人为他讲解,不过两张图,便一下将这些都记在心里了。
耿灏心中不由惊叹,真好,傻子都能看懂。
不知傻子如何,他反正看懂了!
再往下也是如此,用图表分析出了策论中被边防、吏治、青苗法、市易法、保甲法、王相公变法、范相公变法等七大专题中哪个最重要、最常考。
之后,不仅收录了范丞相、王丞相与历年甲榜前三政论范文,还为他详细解析起了这些牛人之所以写得好的原因。
没有长篇大论,对于策论,只写了一句加粗的朱红大字:“‘三段法’为策论通用法。”
往下才言简意赅地用墨字注释。
耿灏不自觉便将那段注释喃喃地念了出来:“策论起源于汉代策试,是朝廷针对时政治国等具体事宜“献策谋断”的文体,因此,策论的核心是‘以致用’。对策揄扬,大明治道,不仅要提出观点,更需援引史料、经典或现实案例作为论据,从而给出具体可行的对策。故而,不论是何种论题,皆可按‘明题立言、析因理论、施策献策’的三段式结构破题;而三段式结构,又能继续细分为总分总、递进式论证两种框架……”
耿灏手有点抖,心也跳得有些快,他用力咽了一口唾沫。
他居然……看懂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