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忽然跪下,“大人,庆兴的情况远比您想象的复杂,拂柳楼不过冰山一角,背后是......”
  “京城的靠山。”谢余年打断他,“我知道。”
  赵德庸惊愕抬头,“那大人可知,每月初五运来的不光是女子,还有......”
  “私盐和兵器,”谢余年冷笑,“你们好大的胆子。”
  赵德庸急得直磕头,“下官是被逼的!三年前上任时,前任知府‘暴病而亡’,下官就明白其中厉害。这些年装聋作哑,只为留条性命......”
  谢余年审视着眼前这个涕泪横流的知府。
  赵德庸的供述与他私下调查的并无二致,甚至更详尽些。
  这知府确实聪明。
  既同流合污保全性命,又暗中留下证据以备不时之需。
  “起来吧,”谢余年收起账册,“为何一见令牌就全盘托出?不怕我是她的人?”
  赵德庸艰难爬起,苦笑道,“下官虽无能,却也有几分眼力,那些人行事狠辣,若要灭口,不会先亮身份。”
  谢余年眯起眼。
  赵德庸能在庆兴待这么些年,嗅觉确实灵敏。
  “大人没走官驿,想必也察觉了,”赵德庸压低声音,“庆兴官驿的驿丞,是漕帮帮主的妻弟。”
  “漕帮?”
  “是庆兴水上最大的帮派,只要给钱,什么都送,连活人都可以。”
  “拂柳楼每月的贡品送往何处?”
  赵德庸面色一变,“大人连这都知道?”
  他擦着汗,“大部分女子留在本地,最出色的几个......每年上元节前会秘密送往京城。”
  赵德庸忽然抬头,眼中竟有几分决绝,“若大人要查,下官愿效犬马之劳!只求、只求事后饶下官一家老小性命......”
  谢余年审视着这个贪生怕死却又狡猾如狐的知府。
  知道大势将至,便果断选边站队,还懂得讨价还价。
  姜窈听着谢余年的话,也明白了谢余年说的那句“聪明”。
  偏偏还没办法去动他。
  明知他参与其中,却还让他戴罪立功。
  谢余年道,“在这盘棋局里,赵德庸不过是个小卒子,要将军,就得先留着有用的棋子。”
  姜窈叹了一口气,“我听我父亲说过一句,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候急了会烂。”
  “漕帮三当家赵三有次醉酒失言,提到过‘司马家的船队运的不止有丝绸,还有铁'。”
  姜窈倒吸一口凉气,“私运铁器?”
  谢余年点头,“这才是赵德庸真正聪明之处,他知道单是拂柳楼的案子,最多让他丢官罢职,但若牵涉到司马家私运铁器,那就是谋逆大罪,他若不及时抽身,全族性命难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