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有娴玉,哪里会有这个医学研究院。
  没有医学研究院,哪里会有张友士他们这些大夫们聚在一起商讨治疗方案、最后成功把九公主给救回来?
  总之,一切都是因为有了娴玉,才会如此顺利。
  不单单是德妃,几乎整个前朝、后宫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因此,出于对娴玉的爱护,康师傅、德妃、甚至是仁宪太后,都不同意她跟四阿哥太早大婚——孩子还小着呢,怎么着也得等小五指婚了再说吧。
  小五她们都舍不得,想要再多留几年,想必王家对娴玉也是一样的。
  原本,太后、德妃和康师傅是想着过两三年,给五公主指婚个额驸,到时候就把娴玉跟四阿哥的婚事一起办了。
  结果,却好死不死地听说——对,就是医学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之一,那就是女孩子如果成婚太早的话,很容易会因为太早生育而发生难产。
  这就要了命了。
  要知道难产可是女子致死率排名第一的可怕疑难杂症,他们可不想自家的公主们面临这种危险。
  所以,从五公主开始,这个世界的大清皇室公主们成婚的年龄普遍偏晚,都在十八岁之后了,估计就是害怕会出现这种情况。
  而且不单单皇室如此,连民间也渐渐流行起这种风气,一时间,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都下降了不少,康师傅龙心大悦,又赏赐给娴玉和医学研究院一大笔经费,让他们建了专门的妇产科……
  是的,距离全科和儿科之后,妇产科也有了专门的分科,至于外科,更是实现了跨学科的融会贯通——不管是动手术切个瘤子,还是接骨、放血、矫正畸形,甚至是剖腹产,都有外科的身影。
  主刀的一开始是那几个西洋医生——就是之前娴玉动用了王家老太爷的旧关系从外国引进回来的。
  只能说,当年王家老太爷管理外国人相关的事务真是没有白管,不单单只是方便从国外淘换几个玻璃制品,西洋的医学知识也一样能够淘换过了,这就非常棒了。
  虽然拜娴玉和她的医学研究院所赐,这个时代女性结婚生子的年龄普遍后移、妇产科的创立也减少了孕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但是,按照历史记载来看,五公主还是没有逃脱英年早逝的命运。
  她就是十八岁被指婚,十九岁正式成婚的,绝对的成年了,所以倒是没有死于难产,但是却死在了给皇太后伴驾去避暑的半路上。
  是的,她是中暑死的,就离谱,好端端的,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年轻小姑娘居然死于中暑了,这谁敢信啊。
  现在距离这个事件发生,也就只剩下不到一年了。
  因为,五公主已经被指婚,就等着过了年之后,她满十九岁了好完婚呢。然后,那年的夏天,她就会因为中暑去世。所以,这个事儿,娴玉一直关注着,就怕到时候来不及阻止,失去这个好姐妹。
  而随着五公主大婚的临近,娴玉跟四阿哥的婚事也被提上了议程。
  其实对于这件事儿,娴玉的心情也挺复杂的。
  一开始,她是真的不想跟四阿哥成婚的,要不然,她也不会主动提出要跟他“契约婚姻”了。
  偏偏四阿哥居然同意了。
  而且他不但同意了,还非常有契约精神——虽然实际上是契约婚姻,但是表面上看,根本就看不出来任何异常。
  甚至,他还因此打造出来了一个非常深情、专一的人设——任谁听说,他为了等待年纪还小的四福晋,一直都非常洁身自好,身边儿连个通房都没有,更加不要说什么侧福晋、庶妃之类的了。
  要知道,其他的阿哥们不说通房、庶妃、侧福晋了,连嫡福晋都生了好几个了,只有四阿哥,依然是孤家寡人一个,搞得娴玉都开始不好意思了。
  不过,在她明示、暗示了好多次,四阿哥还是不为所动之后,娴玉也就懒得管了。
  毕竟,四阿哥跟她说的理由是,他也是有事业要忙。
  这话,倒也没有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