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妹妹回来了 第25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除了第一天需要邀请函核对姓名单位才能入场外,从今天开始就不核对了,徐端跟着今越畅通无阻的走入会场,找了个靠后的空位坐下,今越紧了紧手巴掌,掌心居然出了一层薄汗。
  她尝试着深呼吸,深呼吸,把自己的心跳平稳下来,石学海开始上台,轻轻的拍了两下话筒,“喂喂”两声。跟其他专家上台之前的介绍都是姓名、职称、头衔、研究方向和成就这样的顺序不一样,他顿了顿,先抛出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
  “接下来我要介绍的今天这位授课专家,相信大家可能会有一点小小的疑问,她为什么会在这里。”
  台下鸦雀无声。
  “这位专家名叫舒今越,首先,她是学中医的,执业资格和专业也是中医方向,而且她今年才刚三十岁……那么,她为什么会来这里,给全国这么多专家授课?”
  原本昨天不知道舒今越这个“异类”的人,现在一听,顿时也不高兴了,他们辛辛苦苦熬了几十年都没资格上台授课,怎么一个中医,跨度这么大,居然就能上去?
  徐端如石学海一样,将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为今越捏了把汗。
  可以想见,这些带着情绪和意见的专家,会怎么质疑、甚至为难舒今越。今天的授课,她要是能成则成,成不了的话,不仅她本人沦为同行之间的笑料,中医药好不容易得来的表现机会也没了。
  偏偏这种事情,徐端又帮不了她,只能由着她一个人迎接风雨。
  徐端第一次觉得,自己挺没用的。
  但他不是自怨自艾的性格,他略作思索,连忙走出会场,找了个电话机,拨通一个号码。
  会场内,经过石学海一番别出心裁的介绍,舒今越已经被架到了火堆之上,所有人都仰着头看着她,要看看她到底能讲出什么干货来。
  今越鞠了一躬,开始上台,没再重复做自我介绍,也没坐到事先准备好的讲桌之后,而是站到了讲桌前,所有人都看得见她的地方。
  “很荣幸来到这里,跟各位同行分享我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的一些经验,在座的各位都是我的老师,如果有讲的不对的地方,请各位不吝赐教。”
  她的音量不高不低,语气不卑不亢,面上始终带着淡淡的微笑,所有人哪怕心里带着气愤和不甘,也会不由自主的被她吸引。
  而更让他们意外的是,舒今越一点也不掉书袋,她很少引经据典,尤其是那些晦涩难懂的中医经典条文,她几乎一句也没引用,而是用国际惯例通用的语言和词汇,把她这十年来治疗血液病的经验做一个分享。
  昨天质疑她的人都疑惑了:“嘿,她还是真的分享啊,不像某些专家,云里雾里大夸特夸就是不说自己怎么治疗的,不说具体的治法,那跟做广告的有啥区别?”
  身边人点头,大家在这个行业待的久了,都知道谁是真的在分享干货,谁是在沽名钓誉。这年代,大部分专家是真的毫不吝啬诚心分享的,但也不排除有些特例。
  “她也没讲什么阴阳五行八卦啊,我还以为……”
  “以为啥?老刘你以为啥?”
  老刘吹着胡子,“都不讲阴阳不讲五行,这算哪门子的中医。”
  嘿,这老头还挺能找到杠点。
  舒今越自然也注意到台下的骚动了,但她不在乎,她的心思全在自己准备了一个月的讲稿上。只见她先是按照国际惯例通用的血液病分类法,将自己在临床上遇到的血液病分为红细胞疾病、粒细胞疾病、造血干细胞疾病以及出血性血栓性疾病等几大类,然后在这些疾病里,她又会重点讲述自己遇到的疑难杂症,比如当年在防疫站遇到的第一个病人孙铁牛,他一开始的症状是脾功能亢进和贫血,虽然表面看不是血液病,但无论区医院还是防疫站都把他当成血吸虫病和血液病来治疗。
  而她深挖发病原因和最初症状,就是她的个人特色、中医特色的体现。
  大家不由自主就跟着她的讲述,沉迷进去,甚至开始跟着动脑筋,这个病人到底是什么情况。
  能引起这些症状的疾病很多,大家在心里过了一遍,结果却被她一项一项的排除掉,大家的心顿时被吊得高高的——到底是什么病!
  眼看着众人都被吊起胃口,舒今越又轻描淡写的说出自己的诊断以及用药思路,众人忽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这样,其实一点也不难。
  甚至在舒今越的讲述里,这很简单。
  “但果真很简单吗?到底是病情简单,还是中医治起来简单?”石学海低声问身边的人,大家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当然,主要是不愿意承认,这种西医没办法的、只能让拉回去等死的“怪病”,中医三两下就给治好了,他们不愿承认自己技不如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