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1 / 3)
他也是听裴濯提起才知道,倒也算是一桩“缘分”。
至于戚言,如今这么多人想杀他,何必留一只露出聒噪本性的鹩哥在身边?
戚言本想一问到底,见南荣宸已经闭上眼靠在云锦堆里,眉眼之间满是倦意,终是没再出声,自顾自地卸下他那随手画成的假面。
也不晓得南荣宸为何对这易容术如此好奇,其中多半有诈。
但他还能怕了不成?城南柏成巷,他还就去定了!
御林卫护送车辇在玄德门停下,李昌远恭敬行礼,躬身迎天子乘上御辇。
南荣宸自车辇上下来,手里依旧握着那枚梅花镖,却没有乘御辇的打算,一场春雨初霁,掺着夜里的凉风正适合醒神。
“有李大人在,孤也能安心走回紫宸殿。”
戚言半点没打算藏着,露出真容跟在南荣宸身后,巴不得多给他添些麻烦事。
李昌远一身鱼龙甲,在夜间也可窥见其上麟纹层叠的模糊形状,腰间的墨鞘长剑尽染杀意,“得王上信任是臣之幸,不知王上在肃王府可曾遇险?”
南荣宸缓步踏在宫道的石砖上,连语调都带着几分懒意,“幸而表兄想得长远,前往肃王府接应孤,肃王自然不敢造次。”
听到那句“表兄”,李昌远更拿不准他这“表弟”的心思,“此为臣职责所在。”
南荣宸从大理寺把裴濯接回来的事人尽皆知,非但如此,还对其宠信有加,甚至不惜翘了大朝会,又不敬周阁老。
登阙台上那出戏更是大有“烽火戏诸侯”的风范,怎么看都该轮到处置他这个曾伤了裴濯的“罪魁祸首”。
除了那张在边城吟乐楼各色群芳中都分外惹眼的清俊容颜,裴濯也真是处处给他惊喜,不仅能在大理寺牢中入天子的眼,还仗着天子的势把太后拦在紫宸殿外。
教人不得不问一句,谁人能过美人关?
他自然不能坐以待毙,借着肃王府来邀天子赴宴的空当,着人去试探圣心,没成想南荣宸答应得十分痛快,只交待他切勿打草惊蛇。
一切都很顺利,包括他应承下的那点私事——王文被押到肃王府戏阁中,只要南荣宸派御林卫护送王文,不管去往何处,他都能让王文改了证词。
文官而已,那把脊梁骨碾碎了给他下酒喝他都嫌太软烂。
可事情坏在最后一步,南荣宸下令把他拦在殿外,只差一步,他走这一趟的目的败了一半。
“林珂那案子是臣御下不严,还请王上降罪。”
南荣宸没停下脚步,闲闲道一声,“要这么算起来,有罪的是孤才是。孤在位不谋其政,连近身的御林卫都管不好。”
李昌远无话可说,拱手道一句,“臣不敢。”
“真论起来,此事表兄当赏,林珂一个案子,帮孤在中书省抢出一个右丞之位,还有裴濯,若没有表兄,孤怎能见识到如此玉骨冰肌的绝色?”
“裴濯”这个名字入耳,李昌远心下一凛,“臣只懂得领兵之道和临越的一二法度,不敢揣测王上所谋,至于裴濯…”
还没等他编出些冠冕堂皇的借口,就听南荣宸没所谓地拦下他的话,“表兄不必多说,美人在前,做什么都情有可原。”
李昌远故作镇定地答了句,“谢王上恕罪。”
南荣宸虽然喊他一声表兄,跟他的却没多亲近的关系。
皇家一条条规矩约束出来的人,不仅整日守着那些规矩、还要管着旁人去守规矩,更别提南荣宸小时候一副女娃娃的样子,他看一眼都嫌软弱。
后来南荣宸入东宫,当了一国之君,一道圣旨就能要了他的脑袋。 ↑返回顶部↑
至于戚言,如今这么多人想杀他,何必留一只露出聒噪本性的鹩哥在身边?
戚言本想一问到底,见南荣宸已经闭上眼靠在云锦堆里,眉眼之间满是倦意,终是没再出声,自顾自地卸下他那随手画成的假面。
也不晓得南荣宸为何对这易容术如此好奇,其中多半有诈。
但他还能怕了不成?城南柏成巷,他还就去定了!
御林卫护送车辇在玄德门停下,李昌远恭敬行礼,躬身迎天子乘上御辇。
南荣宸自车辇上下来,手里依旧握着那枚梅花镖,却没有乘御辇的打算,一场春雨初霁,掺着夜里的凉风正适合醒神。
“有李大人在,孤也能安心走回紫宸殿。”
戚言半点没打算藏着,露出真容跟在南荣宸身后,巴不得多给他添些麻烦事。
李昌远一身鱼龙甲,在夜间也可窥见其上麟纹层叠的模糊形状,腰间的墨鞘长剑尽染杀意,“得王上信任是臣之幸,不知王上在肃王府可曾遇险?”
南荣宸缓步踏在宫道的石砖上,连语调都带着几分懒意,“幸而表兄想得长远,前往肃王府接应孤,肃王自然不敢造次。”
听到那句“表兄”,李昌远更拿不准他这“表弟”的心思,“此为臣职责所在。”
南荣宸从大理寺把裴濯接回来的事人尽皆知,非但如此,还对其宠信有加,甚至不惜翘了大朝会,又不敬周阁老。
登阙台上那出戏更是大有“烽火戏诸侯”的风范,怎么看都该轮到处置他这个曾伤了裴濯的“罪魁祸首”。
除了那张在边城吟乐楼各色群芳中都分外惹眼的清俊容颜,裴濯也真是处处给他惊喜,不仅能在大理寺牢中入天子的眼,还仗着天子的势把太后拦在紫宸殿外。
教人不得不问一句,谁人能过美人关?
他自然不能坐以待毙,借着肃王府来邀天子赴宴的空当,着人去试探圣心,没成想南荣宸答应得十分痛快,只交待他切勿打草惊蛇。
一切都很顺利,包括他应承下的那点私事——王文被押到肃王府戏阁中,只要南荣宸派御林卫护送王文,不管去往何处,他都能让王文改了证词。
文官而已,那把脊梁骨碾碎了给他下酒喝他都嫌太软烂。
可事情坏在最后一步,南荣宸下令把他拦在殿外,只差一步,他走这一趟的目的败了一半。
“林珂那案子是臣御下不严,还请王上降罪。”
南荣宸没停下脚步,闲闲道一声,“要这么算起来,有罪的是孤才是。孤在位不谋其政,连近身的御林卫都管不好。”
李昌远无话可说,拱手道一句,“臣不敢。”
“真论起来,此事表兄当赏,林珂一个案子,帮孤在中书省抢出一个右丞之位,还有裴濯,若没有表兄,孤怎能见识到如此玉骨冰肌的绝色?”
“裴濯”这个名字入耳,李昌远心下一凛,“臣只懂得领兵之道和临越的一二法度,不敢揣测王上所谋,至于裴濯…”
还没等他编出些冠冕堂皇的借口,就听南荣宸没所谓地拦下他的话,“表兄不必多说,美人在前,做什么都情有可原。”
李昌远故作镇定地答了句,“谢王上恕罪。”
南荣宸虽然喊他一声表兄,跟他的却没多亲近的关系。
皇家一条条规矩约束出来的人,不仅整日守着那些规矩、还要管着旁人去守规矩,更别提南荣宸小时候一副女娃娃的样子,他看一眼都嫌软弱。
后来南荣宸入东宫,当了一国之君,一道圣旨就能要了他的脑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