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2 / 3)
皇帝道:“来人,传朕旨意,各地立时放粮赈灾。传谕两大海盟,协同官府赈灾;传谕漕帮,协同押运赈灾物资。”对于赈灾的人选,皇帝想了想,选谁去更好。
赈灾对于朝臣来说,是一个肥差,想要去赈灾的人不少,但现在皇帝正在气头上,没有一个人敢主动开口。
五皇子看了看太子,给对方使眼色,太子最初没有明白,五皇子都快急得张嘴了,太子才明白五皇子的意思。
这个时候,不正是自己这个太子表现的时候吗?
于是,太子出列,自请去赈灾。
“儿臣愿为父皇分忧,为百姓谋福。”太子站了出来。
礼部尚书周大人松了一口气,太子开口了就好,太子自被立为储君之后,没有做出什么利国利民之事,现如今正好借着赈灾,累积一些功劳,这储君之位才坐得更稳当。
看来,太子没有自己想得那么蠢钝,关键时刻,还是有些脑子。
周大人没瞧见太子跟五皇子的眉眼官司,只以为是太子脑子终于灵光了。
太子出列后,几个皇子也依次出列,自请赈灾。
三个皇子异口同声:“儿臣愿为父皇分忧,为百姓谋福。”
第72章 天灾?人祸!
太子自请赈灾,其余几个皇子也不能落下,都自请赈灾,但他们心里都清楚,皇帝是不会派太子去赈灾的。
五皇子心想,太子乃是一国储君,不可轻动,父皇不会让太子去赈灾。
三皇兄身子孱弱,赈灾是个苦力活儿,他的身子撑不住,父皇也不会派他去。
那赈灾的人选,就在自己跟四皇兄中选,四皇兄跟边疆那边牵扯深,现如今定安公刚去,边疆那边不稳,父皇应该不会轻易放四皇兄出去,那赈灾的人选,最有可能的就是自己。
五皇子虽然平日里在朝堂上是个小透明,但他也是有着雄心壮志的,他有那个心思,就明白只做个小透明是不成的,至少要做些实事,要让朝臣看到他的能力,才有人愿意追随自己。
因此,这次赈灾,五皇子是真心实意的,也立志要将事情做好。
皇帝看看几个皇子,他们年岁大了,也不能一味的圈在京城中,是该历练历练。
皇帝便点了五皇子,几番思量,还是五皇子更适合出去赈灾。
三皇子攥紧拳头,有些不甘,他知晓,又是自己的身子拖了后腿。
太子见赈灾的人选是五皇子,心里也还算满意,至少是自己这方的人。
在太子看来,五皇子生母早逝,自小养在皇后膝下,那就是自己的拥簇,就是自己人,自己日后为君,对方就是贤王,因此也为五皇子说了两句好话。
“五弟做事严谨,想来能做好赈灾的事情。”太子道。
四皇子看了看太子,就道:“父皇,五弟年纪小,又没有办过什么要紧的事情,赈灾这样事关万千百姓的要事,怎么能让五弟去,还是派儿臣去吧,儿臣至少还在六部轮值过。”
五皇子看了看四皇子,心里有些无语,自己没有办过差事,那四皇兄就办过吗?父皇将手里的权力抓得牢牢的,他们几个皇子,包括太子都没办过什么差事。至于六部轮值,哪个皇子入朝,没在六部轮值过?
四皇子的话站不住脚,五皇子连反驳都懒得反驳,直接出列,拱手道:“父皇放心,儿臣定当用心,为父皇解忧。”
四皇子还要说什么,皇帝不给他机会,直接定下了五皇子,又点了东宫的两个属官,与五皇子同去。
五皇子轻轻皱眉:看来,父皇还是想给太子送些功劳。
皇帝扫视了底下的群臣,看到林如海,就道:“林爱卿,勤郡王年轻,没有经验,你带着他做事,朕更放心。” ↑返回顶部↑
赈灾对于朝臣来说,是一个肥差,想要去赈灾的人不少,但现在皇帝正在气头上,没有一个人敢主动开口。
五皇子看了看太子,给对方使眼色,太子最初没有明白,五皇子都快急得张嘴了,太子才明白五皇子的意思。
这个时候,不正是自己这个太子表现的时候吗?
于是,太子出列,自请去赈灾。
“儿臣愿为父皇分忧,为百姓谋福。”太子站了出来。
礼部尚书周大人松了一口气,太子开口了就好,太子自被立为储君之后,没有做出什么利国利民之事,现如今正好借着赈灾,累积一些功劳,这储君之位才坐得更稳当。
看来,太子没有自己想得那么蠢钝,关键时刻,还是有些脑子。
周大人没瞧见太子跟五皇子的眉眼官司,只以为是太子脑子终于灵光了。
太子出列后,几个皇子也依次出列,自请赈灾。
三个皇子异口同声:“儿臣愿为父皇分忧,为百姓谋福。”
第72章 天灾?人祸!
太子自请赈灾,其余几个皇子也不能落下,都自请赈灾,但他们心里都清楚,皇帝是不会派太子去赈灾的。
五皇子心想,太子乃是一国储君,不可轻动,父皇不会让太子去赈灾。
三皇兄身子孱弱,赈灾是个苦力活儿,他的身子撑不住,父皇也不会派他去。
那赈灾的人选,就在自己跟四皇兄中选,四皇兄跟边疆那边牵扯深,现如今定安公刚去,边疆那边不稳,父皇应该不会轻易放四皇兄出去,那赈灾的人选,最有可能的就是自己。
五皇子虽然平日里在朝堂上是个小透明,但他也是有着雄心壮志的,他有那个心思,就明白只做个小透明是不成的,至少要做些实事,要让朝臣看到他的能力,才有人愿意追随自己。
因此,这次赈灾,五皇子是真心实意的,也立志要将事情做好。
皇帝看看几个皇子,他们年岁大了,也不能一味的圈在京城中,是该历练历练。
皇帝便点了五皇子,几番思量,还是五皇子更适合出去赈灾。
三皇子攥紧拳头,有些不甘,他知晓,又是自己的身子拖了后腿。
太子见赈灾的人选是五皇子,心里也还算满意,至少是自己这方的人。
在太子看来,五皇子生母早逝,自小养在皇后膝下,那就是自己的拥簇,就是自己人,自己日后为君,对方就是贤王,因此也为五皇子说了两句好话。
“五弟做事严谨,想来能做好赈灾的事情。”太子道。
四皇子看了看太子,就道:“父皇,五弟年纪小,又没有办过什么要紧的事情,赈灾这样事关万千百姓的要事,怎么能让五弟去,还是派儿臣去吧,儿臣至少还在六部轮值过。”
五皇子看了看四皇子,心里有些无语,自己没有办过差事,那四皇兄就办过吗?父皇将手里的权力抓得牢牢的,他们几个皇子,包括太子都没办过什么差事。至于六部轮值,哪个皇子入朝,没在六部轮值过?
四皇子的话站不住脚,五皇子连反驳都懒得反驳,直接出列,拱手道:“父皇放心,儿臣定当用心,为父皇解忧。”
四皇子还要说什么,皇帝不给他机会,直接定下了五皇子,又点了东宫的两个属官,与五皇子同去。
五皇子轻轻皱眉:看来,父皇还是想给太子送些功劳。
皇帝扫视了底下的群臣,看到林如海,就道:“林爱卿,勤郡王年轻,没有经验,你带着他做事,朕更放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