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连日来的阴霾天气沉重笼罩心头,令人烦闷抑郁,宫人们连连往身上添棉衣。
  “陛下何故醮天?”宫羽问。
  本来也不是什么秘密,张全便直言相告:“方才钦天监来了一次,陛下在根据天象推算初雪的时日。”
  “初雪?”
  宫羽怔了怔,似有所悟。
  ……
  锦衣卫指挥使兼首席御前侍卫宫羽屡屡往诏狱,意图宽纵妖妃,引起了轩然大波。
  徐青山、韩涛等三法司大员纷纷弹劾宫羽,知情故纵,依法连坐。
  宫羽是厂卫特务侦探领袖,他和手下游走在京城各个墙壁屋檐之间如鬼影,窥伺告密,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大小官员皆对他们恨之入骨。
  借着这次妖妃案,以徐青山为首的群臣拼命拉宫羽下水,舆论汹汹,大有势不两立之意,将宫羽打为妖妃同党。
  奈何陛下这几日嗑药饮仙酒醮天,流水似的弹章送进去,一封封成了束之高阁的垃圾,陛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不在焉,也未见任何处置。
  陛下命宫羽自辩。
  宫羽上疏的自辩很简单,大概意思是:他无罪,群臣因己酉年之事而蓄意诬陷报复。
  己酉年之事,即陛下执意给贵妃林静照上“皇”字尊号,群臣哭谏逼宫,最终酿成廷杖百官血沫横飞的惨祸。
  此事使周有谦等一众旧辅老臣丧命的丧命,致仕的致仕,是本朝第一凶煞案,君和臣心中一道永远无法抹平的伤疤。
  当时负责廷杖百官的,正是宫羽及其它锦衣卫。
  彼时陛下方嗣位不久,势单力薄,人微言轻,以孤君面对群臣,周有谦等倚老卖老讪君卖直,是陛下内心最深的隐痛。
  宫羽指责群臣蓄意“报复”,暗喻群臣仍然不认可皇贵妃,因而才“报复”,乃至于不认可陛下的执政理念——子议父,臣谤君,无疑在陛下妻控的伤口上恶狠狠撒盐。
  果然,宫羽这一封自辩奏疏呈递后,陛下若有所思,猜忌之心如千层浪迭起,对众臣群起而攻宫羽之事犹疑反复,血淋淋的白刀子对向内阁,施以无休止的拷问,发落了数人。
  徐青山汗涔涔,压力空前大。
  谁料小小的锦衣卫指挥使这般厉害?
  转念一想,错了,大错特错了,那宫羽原是湘王世子的发小,同窗长大的情谊,宫羽的亲娘正是湘王世子的奶妈。
  湘王世子继位后没封宫羽官爵,而是将偌大的特务窥探之权交给宫羽,可见信任之深,三言两语的弹章焉能搬倒。
  徐青山连连拍头,心急了,心急了,棋差一招。对方越是诡计百出,他越得有条不紊,小心驶得万年船。
  妖妃之案,唯有等待五审。
  ……
  午夜,万籁俱寂。
  稀疏的星光黯然爬上天际,惨淡羸弱的光芒。月亮被薄似纱的云团遮挡,时隐时现,映得诏狱牢室内也忽明忽暗,鬼火飘飘。
  林静照翻了个身,辗转睡不着,双臂抱肩,秋凉的气息飘荡在寂静的牢室中,凛冽的寒气侵入单薄的衣襟。
  如果有张棉被就好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