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身形如铁塔,手持绣春刀,见血封喉,代表着皇家武功的最高实力。
  这最后三个问题至关紧要,堪称绝命局,答得好或许可以死中得脱,答得不好便会身首异处。
  寻常人见到这种阵势自然吓得魂飞魄散,但林静照不同,她已心如止水。
  “当初你是否受了胁迫,不得已才帮助朱泓反贼?”
  朱缙肃穆凝重,慢慢问出第一个问题。
  史官在旁提着笔记录。
  林静照抿抿喉咙,思索片刻,对于这个暗示性极强的问法,答:
  “并未受胁迫,是自愿的。”
  朱缙愀然皱眉。
  气氛如绷紧的弦。
  史官低头,沙沙专注地落笔。
  隔了会儿,他冷色开口。
  “第二个问题。你是否替人承担了罪过,当初帮助朱泓逃窜的,是一个易容成你模样的人?”
  此问匪夷所思,易容的说法荒谬,开脱的意味极其明显。
  史官在此,她回答“是”或许能脱罪,保住性命,终止司法流程。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不进衙门诏狱,进的是皇帝龙榻上的私堂——比真正的酷刑更煎熬万分。
  念起以前整夜整夜跪在榻边被迫用嘴屈辱地伺候他,宛若一个器皿,毫无人格尊严,林静照视死如归,不愿再这么暗无天日地度过剩下漫漫几十年。
  “不。就是臣妾本人。”
  躲生门,她偏往死门上冲。
  朱缙骤然射出冷电的寒光,无限英锐杀机,死寂如夜,凌厉似刀,对她这回答的不满趋于极点。
  “好。”
  他正色,命令:“太史官,记。”
  口吻如秋风扫落叶,肃杀严酷,大公无私,一点情面不讲了。
  生死威逼之下,林清照垂着眼帘,柔弱闺质,不见一丝动摇之色。
  史官被帝后之间的气势恫吓住,笔尖迟疑,犹豫着该不该记。陛下显然要保皇后,记了,难免被屠杀灭口;不记,对不起史官的职责和良心。
  直到帝王第二次厉声催促,史官才如梦初醒,忙不迭拿起笔来,将帝后之间的对话原封不动录下。
  ——皇后娘娘的死罪是板上钉钉了。
  凭这两句,便是翻不了的供词。
  “最后一个问题。”
  “你方才说各为其主,不敢背叛过去的主人朱泓,原也算清忠鲠介之士,但你要分清楚现在是哪朝哪代。”
  朱缙沉闷微哑,收敛了攻击性,夹杂更强的暗示意味,“现在让你改变,弃暗投明效忠新朝,你是否答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