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 / 3)
众人听闻这消息,又多把目光停留在了姜秋姝身上,说着恭贺的话。
夫婿在外三月,平日里怕是连封书信都不通,如今终于要回来了,可不得恭喜。
用早膳时,四夫人特意凑到了姜秋姝面前,“昨儿听夫君便说起五郎要回来了,弟妹怕是早就朝思暮念的盼着了,可我瞧见弟妹方才并无多少喜悦,可是有旁的事儿,可说与我听听。
也好开导开导你,年轻夫妻间都是需要磨合的,便是开头不合,过个几十年成了亲人,也能相敬如宾。”
五郎要回来了,最亲近的妻子,反倒是最后听闻这个消息,除开脸面伤的还有情谊。
关嬷嬷在一旁急了,这四夫人是个多事儿的,如今这番话不是在拱火,就是在火上浇油。
“四嫂误会了,不过是喜不自胜,”姜秋姝嫣然一笑,夹了块儿粔籹放在她前面的碟子中,“四嫂尝尝。”
四夫人看着碟子里的食物,这粔籹是用黏米油炸,裹了糖,最是粘牙。
这是想堵她的嘴呢!
“我不过是好心提醒罢了,大家都是妯娌一家人,你嫁过来快一年了,如今尚还腹中空空,我刚嫁过来三月便怀了三娘,你与五郎夫妻平常,若是连个子嗣都无,将来有你哭的。”
她撇过头去,哼了声不予理会,与身旁的三夫人说着话,并招呼着其他娘子命婢女夹了小菜放在各自的碟子中,独独漏了姜秋姝的。
姜秋姝安静的用着早膳,细看只瞧得见她只夹了面前三碟子食物,其余都未曾碰过。
用了膳食,便各自散去,一路上关嬷嬷瞧着姜秋姝脸色较方才苍白了些,想要替自家五郎辩解番,结果太夫人身边的嬷嬷又将人唤住了。
院子里伺候的人做起事来一丝不苟,小心谨慎的不敢有半分踏错,她刚进门便有婢女立刻上了茶水。
太夫人半靠在椅子上,旁边的嬷嬷替她按着额头,瞧见她的身影后,嬷嬷附身说了什么,周围的人立刻全都下去了。
“我这里的茶水都说好,你用用。”太夫人指了指,坐在上侧连脸都未抬,继续让嬷嬷给她按着。
“太夫人这里的东西都是好的。”姜秋姝勉强打起精神,轻抿了口茶。
太夫人仿佛只是叫她来品茶,其余的事儿提都不提。
姜秋姝垂着头,上座的人未开口,她便也不问。
太夫人拨动着佛珠,坐直了身子。
倒是个沉得住气的。
“老五是养在我膝下的,自幼习忠孝悌义行事从无差错,只一件事。”太夫人抬眸,眼神依旧平静,浅啜了口茶水,“那便是娶你。”
姜秋姝依旧未曾言语,只不过捏紧袖口处的手紧了紧。
“罢了,说那么多作甚,如今你嫁过来了便是我的儿媳,往日的一切自然不会放在心上”太夫人将佛珠挂在腕上,语气带着郑重与关切,“老五年纪不小了,再过几年怕是能当人阿翁了。子嗣上该上心了,老五院子里婢女本就少,可给他多寻几个,反正都越不过你去。”
太夫人的话说的隐晦,可她也不是个傻的,也不似刚入府中的那般的天真。
她轻声道:“一切凭五郎做主,儿媳不敢越举。”
太夫人也晓得她管不了老五的事儿,只有等老五回来提一提,毕竟子嗣为重,临走时又问了问她的身体,送了些补药给她。
姜秋姝出来时,关嬷嬷和锦绣立刻应了过去。
“太夫人一向和善,今日留下娘子可是说了什么?”关嬷嬷瞧见姜秋姝神色不算好的模样,便问道。
姜秋姝摇头,初到定国公府都言太夫人性子慈善,多将人描作寺庙里的菩萨,她第一次见面请安时,太夫人也是和气,并未为难过她,即便是如今她时常到她跟前请安,太夫人也未曾落了她的脸面,可她却晓得并非如此。 ↑返回顶部↑
夫婿在外三月,平日里怕是连封书信都不通,如今终于要回来了,可不得恭喜。
用早膳时,四夫人特意凑到了姜秋姝面前,“昨儿听夫君便说起五郎要回来了,弟妹怕是早就朝思暮念的盼着了,可我瞧见弟妹方才并无多少喜悦,可是有旁的事儿,可说与我听听。
也好开导开导你,年轻夫妻间都是需要磨合的,便是开头不合,过个几十年成了亲人,也能相敬如宾。”
五郎要回来了,最亲近的妻子,反倒是最后听闻这个消息,除开脸面伤的还有情谊。
关嬷嬷在一旁急了,这四夫人是个多事儿的,如今这番话不是在拱火,就是在火上浇油。
“四嫂误会了,不过是喜不自胜,”姜秋姝嫣然一笑,夹了块儿粔籹放在她前面的碟子中,“四嫂尝尝。”
四夫人看着碟子里的食物,这粔籹是用黏米油炸,裹了糖,最是粘牙。
这是想堵她的嘴呢!
“我不过是好心提醒罢了,大家都是妯娌一家人,你嫁过来快一年了,如今尚还腹中空空,我刚嫁过来三月便怀了三娘,你与五郎夫妻平常,若是连个子嗣都无,将来有你哭的。”
她撇过头去,哼了声不予理会,与身旁的三夫人说着话,并招呼着其他娘子命婢女夹了小菜放在各自的碟子中,独独漏了姜秋姝的。
姜秋姝安静的用着早膳,细看只瞧得见她只夹了面前三碟子食物,其余都未曾碰过。
用了膳食,便各自散去,一路上关嬷嬷瞧着姜秋姝脸色较方才苍白了些,想要替自家五郎辩解番,结果太夫人身边的嬷嬷又将人唤住了。
院子里伺候的人做起事来一丝不苟,小心谨慎的不敢有半分踏错,她刚进门便有婢女立刻上了茶水。
太夫人半靠在椅子上,旁边的嬷嬷替她按着额头,瞧见她的身影后,嬷嬷附身说了什么,周围的人立刻全都下去了。
“我这里的茶水都说好,你用用。”太夫人指了指,坐在上侧连脸都未抬,继续让嬷嬷给她按着。
“太夫人这里的东西都是好的。”姜秋姝勉强打起精神,轻抿了口茶。
太夫人仿佛只是叫她来品茶,其余的事儿提都不提。
姜秋姝垂着头,上座的人未开口,她便也不问。
太夫人拨动着佛珠,坐直了身子。
倒是个沉得住气的。
“老五是养在我膝下的,自幼习忠孝悌义行事从无差错,只一件事。”太夫人抬眸,眼神依旧平静,浅啜了口茶水,“那便是娶你。”
姜秋姝依旧未曾言语,只不过捏紧袖口处的手紧了紧。
“罢了,说那么多作甚,如今你嫁过来了便是我的儿媳,往日的一切自然不会放在心上”太夫人将佛珠挂在腕上,语气带着郑重与关切,“老五年纪不小了,再过几年怕是能当人阿翁了。子嗣上该上心了,老五院子里婢女本就少,可给他多寻几个,反正都越不过你去。”
太夫人的话说的隐晦,可她也不是个傻的,也不似刚入府中的那般的天真。
她轻声道:“一切凭五郎做主,儿媳不敢越举。”
太夫人也晓得她管不了老五的事儿,只有等老五回来提一提,毕竟子嗣为重,临走时又问了问她的身体,送了些补药给她。
姜秋姝出来时,关嬷嬷和锦绣立刻应了过去。
“太夫人一向和善,今日留下娘子可是说了什么?”关嬷嬷瞧见姜秋姝神色不算好的模样,便问道。
姜秋姝摇头,初到定国公府都言太夫人性子慈善,多将人描作寺庙里的菩萨,她第一次见面请安时,太夫人也是和气,并未为难过她,即便是如今她时常到她跟前请安,太夫人也未曾落了她的脸面,可她却晓得并非如此。 ↑返回顶部↑